首页 高压浸出 搅拌浸出 数字孪生 湿法冶金 溶剂萃取
搅拌浸出 2024-09-30 20:35:23

化学废料的处理方法(初中化学回收金属方案设计)

一、化学化学探究实验教学设计主要有哪些具体方法

如何开展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如何根据学生的废料法初学习兴趣和特点,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的理方优势和方法,进行有效的中化教学活动,是收金属方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建构实验教学新模式,案设不断诱导学生建立新的化学目标,引发学生的废料法初认知冲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理方帮助学生建立新的中化认知结构,并采取一定的收金属方辅助教学途径,实现初中化学实验的案设有效教学。并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这一实践活动来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学习学生能力是化学最佳选择。一、废料法初让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唱主角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的理方感性认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理性认识而忽视感性认识的错误做法。在化学实验中让学生寻找操作错误的原因,探索最合理的操作程序,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明白了知识的结论重要,获取知识的过程、手段更重要。通过化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分析现象的能力,让学生透过简单现象发现内在的本质。若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的意识,协作的精神,这也是素质教育最新要求。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能提高环保意识,节能降耗的意识。例如在实验结束时,对实验废弃物(包括用剩的药品,取药品用的纸槽等)的处理,以及实验室制氧气后对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能让学生懂得环保是每一个人的义务,节约是有理论依据的,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科学习惯。利用好化学实验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素质,要使之落在实处。二、让化学实验贴近现实生活现行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有典型性,实验现象也很吸引人,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课本中所列实验用品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没法在生活中得以亲身体验。所以学生往往把教师的演示实验看成一次精彩的魔术表演,而学生只不过是一名观众。为了避免化学实验脱离实际,使学生不仅喜欢看演示实验,更喜欢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合适的物品自己设计方案自己亲手做实验。例如在归纳物质的物理性质时,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人离不开的食醋、食盐、酱油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总结三者的区别后,再归纳物理性质包括的范围;利用两张废纸,一张撕成碎片,另一张点燃,来推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利用废电池的金属外壳,水垢来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到学校附近的化工厂考察化学变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到大自然中采集土壤样品;利用植物来制取酸碱指示剂;通过调节水样的酸碱度现象观察牵牛花颜色的变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灭火比赛,教师制造出不同位置不同燃料的火灾,让学生自己寻找灭火的材料,设计灭火的方案,通过亲身的体验让学生明白灭火的原理。同时也增强消防意识,还可以让学生从家中自制一些溶液互换后通过简单的实验推出溶液的名称。指导学生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进行科技小发明,利用木炭的吸附制作净水装置。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创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实验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化学实验中,让学生在实验中收获知识,得到乐趣。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关键在于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存在不足或者错误,然后在外界和内部的推动下形成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的意识,形成预期的认知目标,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转变。教师作为重要的外界因素,其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在化学实验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通过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进行指引。首先,问题导入设置问题情境;其次,建构概念创设判断条件;再次,问题解决形成最近发展区,获得独立概念和结果;最后,归纳总结,通过获得的新概念和原有认知结构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许多实例进行有意识的应用和尝试。例如在进行下面的实验时,就可以进行尝试。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导管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氧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3个问题:在介绍上面的问题后,继续向同学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先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然后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思考现象背后原因和规律。借助于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四、让化学实验成为探究性课题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最好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是关键,要求教师把握好尺度,所定实验用品从生活中能找到、实验操作简易无危险、实验目标比教材中要求略高、实验方案要求多样化、实验内容融合相关学科,例如可以设置如下实验项目:(1)证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2)验证白酒中含有水(3)收集一瓶你卧室里的空气样品(4)收集一些利用水生植物制得的氧气(5)测定苹果、桔子的酸碱度(7)证明纸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氢元素对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让学生利用物理中学过的电学知识设计一套检验酸、碱、盐溶液导电性的装置。让学生利用实验中破损仪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饮料瓶、药瓶、输液管、废笔杆等制作简单的仪器。例如可制作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洗气瓶,冲洗瓶,集气瓶等仪器。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认识的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在素质教育全面的今天,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独特的作用,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构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展示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获取真知,收获乐趣。

二、初三化学除杂方法总结(化学方法)

初三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份一一分开,并恢复原样品。物质的提纯(除杂)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其基本方法有:

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化学方法:

1、原则:

①“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

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

①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

②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

③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

④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

⑤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

⑥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

⑦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三、知识解析: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提纯)从内容上看,它包含着常见酸、碱、盐及其他重要物质的性质及特殊化学反应的知识;从过程上看,它是一个原理确定、试剂选择与实验方案确定、操作实施的过程。其考查点和趋势是:

1、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根据除杂质的原则,自选或从题给试剂中选出除杂试剂。判断题给试剂的正误等。

2、考查物质提纯的实验设计。根据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设计正确的实验方案。

3、考查评价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案。对题给试、步骤、操作、效果等进行评价、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除去混合物中杂质,不仅要考虑反应原理正确可行,而且要考虑实际操作简便易行,同时还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药品、能源的节约等其它问题。

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

根据物质和杂质的化学性质,采用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分离除去,从而保留一种较为纯净的成分,这一过程叫做物质的提纯,又叫除杂。这里就初中化学常用的5种化学除杂方法,结合一些中考题逐一浅析如下:

一、吸收法

若气态混合物中的杂质气体能够被某种试剂吸收,则可采用吸收法除杂。让气体混合物通过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后即可得到纯净物。

例1若CO中混有少量CO2,欲除去CO2将混合气体通过()溶液。

分析

CO2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CO不能溶于水也不跟碱反应。所以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二、沉淀法

往混合溶液(若混合物为固态,则应先制成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杂质通过反应以沉淀析出,然后经过滤除去沉淀,得到纯净物的溶液。

例2要除去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铁杂质,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分析

本题只能选加氢氧化钡溶液,跟硫酸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沉淀。但若选其余物质,均易在除杂过程中引入新的杂质。

三、气化法

通过把混合物加热或加入试剂,使其中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气体而逸出。

例3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银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分析

本题除去杂质碳酸钠,可考虑加入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把杂质变成CO2气体逸出。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盐酸,否则又会产生新的钠盐杂质。

四、互变法

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欲除去的杂质转变为纯净物,这样不仅除了杂质,且增加了纯净物的量,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是诸多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例4欲除去KNO3溶液里的KOH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除去硝酸钾中混有KOH杂质,实质上是除去OH-离子,所以可选加酸溶液,与之发生中和反应,即可把杂质变为硝酸钾,但只能选用硝酸,而不能用其它酸,否则,除去了OH-,却引进了新的杂质。

五、置换法

利用金属跟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使所加试剂跟杂质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将杂质除去或转变为纯净物。

例5要除去后边括号中的杂质,填写选用试剂的分子式:Cu(Zn)

分析可根据Cu和Zn金属活动性的不同,Cu不跟酸溶液反应,而Zn能溶于酸,故可加入盐酸与稀硫酸。又因为锌比铜活泼,故也可加入铜盐溶液,也可使锌置换出铜而溶解。

练习:

1.除去下列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KOH K2CO3 Ca(OH)2溶液、过滤

B.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H2SO4 HCl AgNO3溶液、过滤

D.CuO KNO3水、过滤(2003年中考题)

2.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

A.铁屑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3.CO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A.灼热的CuO、浓H2SO4 B.浓H2SO4、灼热的CuO

C.浓H2SO4、NaOH溶液 D.NaOH溶液、浓H2SO4

4.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A.铜粉和铁粉 B.蔗糖和泥沙 C.水和植物油 D.氯化钠和硝酸钾

5.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铁屑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6.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Cu2+,该废液Ph<4,对人畜及农作物都十分有害,下列方法能回收铜并能消除危害的是()

A.加入过量的烧碱,再过滤灼烧 B.加入过量的石灰粉末后过滤

C.加入足量铁粉再加适量的熟石灰 D.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过滤

7.将含有N2、CO、H2、CO2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1KOH溶液、2灼热的氧化铜、3浓硫酸后,剩余气体是()

A.N2 B.CO2和N2 C.H2和CO D.H2和N2

8.欲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请将除去杂质所加试剂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氯化钾(碳酸钾)。

氯化锌(氯化铜)。

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可以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只要求写所加物质的名称或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l)CO(CO2);

(2)KCl(KCIO3);

(3)KNO3(KCl);

(4)NaCl(Na2CO3);

(5)FeSO4(CuSO4);

(6)NaOH(Ca(OH)2);

(7)Cu(NO3)2(CuSO4);

二、物质的签别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

(l)BaCI2 NaCI K2CO3

(2)NaNO3 MgCI2(NH4)2SO4

(3)CaCI2 NaNO3 H2SO4

(4)NaCI H2SO4 Ca(OH)2

三、求初中范围内化学推断题,题要难!!!

2007丰光中学化学竞赛讲习卷

一,选择(只有一个正确的)

1.很多化学物质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

示水溶液;③表示物质处于液态。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A.水晶 B.水银 C.氨水 D.蒸馏水

2.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

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氯代烷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形成,引起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变

C.超临界二氧化碳可用于中药、香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3.浓硫酸和20%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溶液

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右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a升华、b冷凝 B.a蒸发、b吸水

C.a蒸发、b潮解 D.a冷凝、b吸水

4.下列说法,违反科学原理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将煤隔绝空气强热可得到某种气体燃料

C.添加少量某物质将水变成汽油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变成金刚石

5.不法分子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元宝行骗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密度:g/cm3金:19.3;铜:8.9;锌:7.14)

A.放入硫酸中 B.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测定密度 D.观察外观

6.在消毒剂家族中,臭氧和过氧乙酸的贡献并驾齐驱。O3可以看成是一个O2分子携

带一个O原子,利用其自身的强氧化性杀灭病菌,反应后放出无污染的O2。下列关于

O3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与O2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等质量的O3与O2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

C.使用时浓度大小对人体无害 D.O3遇氟氯代烷不会分解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为0分;若有两个正确答案的,漏选得1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

题号

7 8 9 1011 12

答案

7.若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2SO4溶液的颜色

B.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氯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CuSO4溶液蓝色变浅

8.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9.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的

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

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

的反应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导电能力:a> b> c> d B.溶液的pH大小: a< b< c< d

C.a、b溶液呈酸性 D.c、d溶液呈碱性

10.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

如下反应:O2+ PtF6= 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

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O2(PtF6)组成元素之一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O2(PtF6)固体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11.t℃时,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

蒸发掉35.0g H2O,恢复到t℃时,析出KCl固体5.0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0gH2O,

恢复到t℃时,析出KCl固体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3.3% B.t℃时,KCl的溶解度为50.0g

C.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D.两烧杯中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同

12.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 2Al+2NaOH+2H2O=2NaAlO2+ 3H2↑,硅不

与盐酸反应。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

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该合金样品中铁铝硅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A.112:81:28 B.336:27:84 C.324:135:36 D.56:81:56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可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

B.要达到安全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

C.此装置防止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直接接触

D.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13.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1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B C D

三、填空题(共9分)

15.(2分)我省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矿石,其化学式是xCaCO3•yMgCO3。现称取27.6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13.2gCO2,则白云石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取x、y的最小整数比)。另取一定质量的已研细的白云石与过量的炭粉混合,隔绝空气强热,除CaCO3、MgCO3分解外,还发生的反应为:CaO+3CCaC2+CO↑;2MgO+5CMg2C3+2CO↑及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 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17.(3分)金属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 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3Cu+ 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上述反应中产生的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工业上用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时,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把浓硝酸用等体积的水稀释。试回答:

(1)从经济角度来分析,用稀硝酸而不用浓硝酸的原因是。

(2)请你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制取硝酸铜的最适宜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实验题(13分)

18.(6分)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善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基本要素。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回答下列两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1)实验室利用右图装置来测定KClO3和KCl混合粉末中KClO3的含量。

①若读数时俯视液面,则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②若未待气体恢复至室温时读数,则测得的实验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③在操作完全正确的前提下,测得的实验结果仍可能偏小,原因是。

19.(7分)现有实验药品:一定质量的锌(片状或粒状)、浓硫酸和水。如右图所示装置。图中量气管是由B、C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适量水,B管有刻度(0-100mL),B、C管可固定在铁架台上,供量气用;C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利用此装置将锌与稀硫酸反应可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锌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过50mL)。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漏出氢气,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改变气体发生装置,但仍要求保证不漏气,在中学的常用仪器中,可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来装配及完成该实验。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氢气的体积,实验时应①恢复到室温;②;

③在读取反应前后B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

20.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

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2H2O2 2H2O+O2↑)

【提出假设】⑴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物的质量;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⑵你认为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结论分析】⑶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材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

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结论应用】⑷环保部门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

21.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份,进行如下探究: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H2SO4,微热。

⑴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如下,请完成下列表格: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黑色粉末完全不溶

黑色粉末为C和CuO混合物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气泡产生

⑵通过具体实验分析,确认该粉末一定含C和CuO,甲同学为进一步确认其中不含Fe,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其方法为。

⑶为进一步探究C和CuO的性质,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C在高温下能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使金属氧化物还原,他利用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粉末放在敞口容器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将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稀H2SO4,烧杯中不溶物(填“有”、“无”),溶液呈色。

Ⅱ.另取少量粉末在隔绝空气情况下加热(假设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静置,则烧杯中不溶物的存在情况是

(填“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若溶液为蓝色,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22.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木炭还原CuO的探究实验,生成物是红色固体和无色气体。他们查阅资料后得知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猜测反应物比例不同,产物也会不同。因此,生成物中有CO2、CO和Cu,固体还可能有Cu2O。又知Cu2O能和常见的酸(HNO3除外)反应生成Cu2+和Cu。为此,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

(1)探究气体中是否有CO气体。甲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先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后再通过灼热的CuO,未反应完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①甲同学实验后如果有色固体生成,说明一定含有CO气体;

②上述实验方案中可选用的一种气体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③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有无不足之处?若有,请你指出有何不良后果,并提出改进方案;若没有,该问不需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

①在如下方法中:a.上网查询 b.实验 c.请教老师

你认为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填字母序号)。

②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检验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为探究红色固体产物的组成及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份CuO与木炭组成的混合物8.48g,高温下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呈红色(氧化铜全部被还原),其质量为6.72g,且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将所得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4.00g。请通过计算帮助他们分析固体产物的组成及质量分数。

23.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H浓硫酸CO↑+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甲酸气体,最好选择上图中(填序号)进行洗气。

(2)用上述方法制取的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

(4)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为,

反应方程式为。

(5)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6)在该制取CO的反应中,浓硫酸所起的是作用。

24某NaOH固体中含有Na2CO3。老师安排第一小组做除去NaOH溶液中Na2CO3的实验。第二、第三小组同学做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

Ⅰ。第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甲:适量稀盐酸。乙:过量KOH溶液。丙:适量Ba(OH)2溶液。丁:适量CaCl2溶液。

Ⅱ。第二小组利用左下图装置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用电子天平称量数据如下表:

称量项目

质量(g)

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9.30

锥形瓶质量

41.2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过量)

141.2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后,第一次称量的质量

148.5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后,第二次称量的质量

148.3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后,第三次称量的质量

148.30

(1)写出固体混合物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Ⅲ。第三组选用另一种方案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mg)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流程如下:

固体混合物溶液BaCO3a g

(1)A是(填化学式)。该实验要求加入的A溶液必须过量,检查A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是

(2)B操作的名称是。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参考资料:机制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