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压浸出 搅拌浸出 数字孪生 湿法冶金 溶剂萃取
湿法冶金 2024-09-30 18:24:30

美国黄金储备总量(美国金属回收规模分析)

一、美国美国年铜供需形势分析

一、黄金回收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铜资源状况

尽管世界每年矿产铜金属规模均超1000万吨,储备但是总量随着新一轮矿业经济周期中全球铜矿勘查投资的不断增加,世界不断地有新的金属铜资源被发现,使得世界铜资源储量总体呈增长态势,规模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向好,分析但由于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危机的美国美国出现,铜矿勘查投资减少,黄金回收使得2009年世界铜资源储量略有下降。储备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总量2009年世界铜资源储量54000万吨,金属比上年减少1.8%。规模铜储量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分析其中储量最多的美国美国国家是智利,2009年占世界总量的29.6%;其他储量较多的国家还有美国、印度尼西亚、秘鲁、波兰、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及俄罗斯等(表1)。

表1 2007~2009年世界铜矿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单位:万吨(铜)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7~2010

(二)我国铜资源状况

尽管我国是世界铜资源大国之一,铜储量在世界排名第六位,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的铜资源依然很贫乏。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铜储量1461.4万吨(比上年增加4.4万吨)、基础储量2951万吨(比上年增加60万吨)。目前,我国的铜储量主要分布在江西、山西、安徽、云南、甘肃、黑龙江、新疆、四川、内蒙古,这九省(区)约占全国总量的82.8%(表2)。

表2 2009年我国铜矿储量分布情况单位:万吨(铜)

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有色金属价格止跌回升,国内现货铜价走出了“V”字形的反转,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刺激采掘业投资力度的增强,使得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进而促使社会各方面对地质勘查投入不断增加,使得新发现矿点的数量不断增加,进而增加了查明资源储量。同时,由于矿产品价格回升,查明资源储量升级转化为储量的动力逐步增强,加快了查明资源储量向储量转化的态势,扭转了资源储量减少的趋势。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铜生产状况

1.铜精矿生产情况

2004年世界经济复苏,市场需求强劲,供应吃紧,市场铜价不断走高,对广大铜矿生产商产生了极大的诱惑。虽然丰厚的利润诱使铜矿生产商试图恢复或扩大生产能力,并且带动新建矿山项目投产现象较明显,但是在实践中因罢工、劳资纠纷、经营失误等问题比较突出,抵消了部分新增矿山的产量,导致近几年世界矿山铜产量增长缓慢。特别是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世界经济疲软,铜需求受到影响,导致铜价持续走低,铜矿山利润受到直接影响而减产,对冲上半年矿山铜产量的微幅增长,使得2008年世界矿山铜产量基本与上年持平。但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逐步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铜需求增大,铜价走高,世界矿山铜产量1580万吨,同比增长1.73%(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铜矿(铜)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5,12;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8,6;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9,2;有色金属统计,2010,6

目前,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采铜矿,但是从区域分布上看,美洲是世界矿山铜生产的核心,2009年产量达897.1万吨,占世界比重的56.8%,其中特别是智利,产量高达538.9万吨,占世界比重的34.1%;其次,亚洲的中国、欧洲的俄罗斯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是世界矿山铜的重要生产区域,但是他们的产能明显逊色于智利。

2.精炼铜生产情况

铜精矿主要用于冶炼生产精炼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铜精矿供应仍然是世界铜工业发展的“瓶颈”。这些年来,随着世界铜精矿产量的缓慢增长,世界精炼铜产量也在缓慢增加。2009年世界精炼铜产量为1859.8万吨,比上年增长0.6%(表4)。

表4 2004~2009年世界精炼铜生产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5,12;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8,6;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9,2;有色金属统计,2010,6

目前,全球虽然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精炼铜,但是精炼铜属于高耗能产业,因而发达国家一般都不鼓励发展铜冶炼项目,提倡进口消费。例如欧洲,其精炼铜生产规模基本稳定在330万~360万吨之间,满足不了自身的消费需要;美国、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精炼铜的生产规模也比较稳定。只有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自身发展或出口等方面的需要,才不断地上冶炼项目,使得精炼铜产量规模不断扩大。这方面,中国是明显的例子,2009年中国精炼铜产量约为411万吨,比上年增长了8.8%。

基于对铜冶炼项目观念上的差异,铜精矿生产与其冶炼地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铜精矿的生产地不一定是其冶炼地,这揭示着世界铜精矿贸易问题比较突出。从统计资料看,目前世界精炼铜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与美洲地区,2009年这两大洲的精炼铜产量分别达808.2万吨及575.1万吨,占世界的比重分别约为43.5%及30.9%。未来几年,这样的格局估计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我国铜生产状况

我国铜矿资源的突出特点是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在探明的矿产地中,大型、超大型仅占3%,中型占9%,而小型占88%;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诸如此类的特点使得我国铜矿山建设规模普遍偏小,且经过几十年的强化开采,部分矿山的资源储量在大幅度减少,有的甚至已接近枯竭。早些年虽然国家花大气力发展铜矿业,但是铜精矿(金属量)生产成效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危机矿山找矿政策的实施及市场高铜价的刺激,矿山扩产及利用低品位资源的积极性高涨,导致前两年铜精矿(金属量)产量增长比较明显。2008年第四季度,受世界金融危机及铜价走低等因素的影响,铜矿山利润降低,采掘积极性明显回落。2009年我国铜精矿(金属量)产量仅97万吨,基本与上年持平(图1)。

图1 1995~2009年我国铜产量情况

受2009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以及我国高需求的激励,在前期铜冶炼加工领域投资所形成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精炼铜产量增长依然明显,达411万吨,较上年增长8.8%。我国铜精矿与精炼铜之间的供需差距越来越大。2009年,我国铜精矿仅能满足冶炼需求的23.6%,未来,虽然拟新开发的新疆阿舍勒、西藏玉龙、青海德尔尼、黑龙江多宝山及江西德兴富家坞矿山将投产,估计2010年前国内可新增加矿山铜生产能力13万吨/年,但是据报道,2010年我国粗铜冶炼能力将接近每年400万吨、精炼铜估计超过500万吨。因此,不管情况如何变化,近几年我国铜精矿短缺的问题将难以有根本性改变。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铜消费状况

2004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铜消费量稳步增长。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增速回落对铜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直接造成2009年欧美地区主要发达国家精炼铜消费下降明显,欧洲同比下降22.6%,美洲同比下降13.3%,但是在以中国为龙头的发展中国家消费增量的带动下,2009年世界铜消费总量依然增长了0.6%。

从区域上看,世界铜消费最多的是亚洲,它不仅消费量最多,而且逐年呈增长态势,2009年消费量达1168万吨,较上年增长16.9%。从国别上看,世界铜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特别是中国、美国、德国,铜消费量不仅都长期高于100万吨,而且合计消费量占世界消费的比重基本稳定在二分之一强(表5)。

表5 2004~2009年世界精炼铜消费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5,12;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8,6;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9,2;有色金属统计,2010,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铜消费增长中起较大作用的国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北美和欧洲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另一类是亚洲和南美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西及智利等。目前,在消费中所占比例两类国家大致各占一半。从今后发展趋势看,第一类国家的铜消费已经基本趋于稳定,增长幅度较低;第二类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大,对铜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尤其是中国,近两年铜消费量增长迅猛,2009年消费量高达714.4万吨,增幅达39.3%。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表面上是世界铜消费的核心区,2009年消费量已高达714.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9.1%,这其中虽然与中国经济发展对耗铜产品消费拉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制造业及中国铜进出口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中国铜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实,很多耗铜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其消费量记在中国账户上,但是中国很多的耗铜产品是出口而供世界消费的,因而中国铜消费增长存在一定的“虚拟”或“泡沫”问题。

(二)我国铜消费状况

铜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军工、建筑等行业。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铜供应紧张,铜消费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形成了被压抑的消费(如1988年原国家物资部曾下文205种产品禁止用铜等),其消费量低于国民经济正常高效运行的合理需求,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和铜消费政策放开,我国铜消费才开始迅速增长。我国精炼铜消费量突破第一个100万吨经历了46年(1949~1995年),消费量突破第二个100万吨经历了5年(1996~2000年),消费量突破第三个100万吨只经历了3年(2001~2003年),突破第四个、第五个100万吨只经历了5年(2004~2008年)。到2009年,我国精炼铜消费量已达714.4万吨,比上年增长了39.3%,且连续8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制造业步伐加快及国内电网改造与新建电力项目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精炼铜消费量的增长,成为影响全球铜价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铜工业产业链是非常脆弱的:上游的资源采掘业不能满足中游冶炼发展的需要,而冶炼产品又不能满足下游对精炼铜的消费需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靠进口来弥补供需差距;换言之,我国铜工业的蓬勃发展及精炼铜消费的快速增长,都是建立在大规模利用国外资源的基础上(图2)。

图2 2001~2009年我国铜生产与消费情况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铜贸易状况

在资源型领域,世界铜贸易量比较大的是精炼产品。从统计资料来看,2007年之前,世界精炼铜的贸易量总体呈缓慢增长态势;受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铜消费减少,影响到世界精炼铜的进口情况,出现同比下降现象;2009年中国经济首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带动铜消费增长,铜进口量成倍增长,增幅达118.4%,带动了世界铜消费,2009年世界精炼铜的进口量回升到797.8万吨,比上年增长121.1万吨。

从出口国家来看,智利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09年出口精炼铜319.1万吨,比上年增加18.7万吨,其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37%;赞比亚、日本也均有超过60万的出口量(表6)。

表6 2004~2009年世界精炼铜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5,12;2008,6;2009,2;2010,5

从进口国家来看,2009年中国进口量超过300万吨,达到318.5万吨,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同比增长118.4%,占世界进口总量的39.9%。此外,进口量比较多的国家还有德国、美国、意大利等(表7)。

表7 2004~2009年世界精炼铜进口情况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5,12;2008,6;2009,2;2010,5

(二)国内铜贸易状况

尽管2008年宏观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但是我国铜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另一方面,受国内资源禀赋制约,我国铜精矿的实际生产能力与国内对铜的消费状况不匹配,尤其是在国内各大铜冶炼企业纷纷扩产的背景下,对铜精矿等原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造成铜精矿等基础原料供需矛盾不断扩大,原料缺口必须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调剂。2009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613.2万吨,比上年增长18.1%;进口粗铜22.8万吨,比上年增长15.1%;进口废铜399.8万吨,进口铜及铜材425.6万吨(图3)。出口铜及铜材58.2万吨,比上年减少5.2%。

图3 2001~2009年我国铜资源产品进口情况

五、铜价格走势分析

(一)国际铜价变化

从2003年起,受世界宏观经济复苏及需求扩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铜价延续走上冲行情,并且走势壮观。2007年第四季度虽然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11~12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持续下挫,但是对冲2007年第二、三季度的高位铜价,总体依然使得2007年铜价继续走上冲的行情。2008年虽然次贷危机在延续,并最终演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但是在金融炒家等因素的作用下,2008年上半年国际铜价不仅持续走高,而且刷新了历史纪录;之后稍微震荡,最终于下半年铜价急剧下滑,并在12月份创下了该年度的最低水平。进入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向好,促使铜价逐步回升,形成了“V”型反转的走势(图4)。

图4 2007年以来LME铜价变化情况

(二)国内铜价变化

我国铜价与国际市场基本实现了价格联动机制,国内铜价一般总是随国际铜价变化而波动。2007年上半年,铜价以上冲行情为主基调,第三季度以震荡为主,第四季度受次贷危机影响而出现一定的下挫。2008年第一季度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而反弹冲高,第二、三季度在震荡中缓慢下滑,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加速了前期的下滑趋势,使得铜价出现急剧回落而显示出典型的“熊市”特征。2009年中国经济逐步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从第二季度开始,铜价趋势显示出不断上扬的格局(图5)。

图5 2007年以来上海金属交易所铜价变化情况

六、结论

(一)世界铜供需趋势

无论是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的驱动,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铜产品生产与消费并没有显著增长,而是以缓慢的速度在微增长。目前,矿山铜产量与冶炼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供需差距,但是如果考虑废杂铜回收情况,则铜原料不仅能满足世界铜正常的冶炼需求,而且还有一部分铜精矿富余而需要库存(近几年,世界铜精矿的库存量基本在10万~20万吨之间波动);另外,世界精炼铜生产与消费也都在微增长,之间基本可以达到供需平衡。因而总体来看,世界铜资源供需是健康平衡的。

(二)我国铜供需趋势截至2009年底,全国铜储量为1461.4万吨(铜),在不考虑采矿损失的情况下,以目前年生产能力约90万吨计,我国铜资源静态供应保障能力大约为16年,支撑能力比较脆弱。我国铜矿资源特点是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这一特点使得我国铜矿山建设规模普遍偏小,虽然国家花大气力发展铜矿业,但成效并不显著,因此目前国内铜矿产量与实际消费量不匹配;另外,我国铜冶炼及消费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而国内铜矿山增产潜力有限,导致我国铜资源自给率进一步降低,并使得铜矿业成为我国铜工业健康发展的约束环节。

(唐宇)

二、美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及原因

美国钢铁工业的基本布局

美国国土面积较大、资源分布比较均匀,影响美国钢铁工业的区域分布因素主要有原料、运输、钢材消费等三个方面。

从美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看,其布局在钢铁工业发展初期遵循资源邻近型与市场邻近型两个原则,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市场邻近型成为布局的首要原则。

美国的长流程钢铁企业主要集中于五大湖地区。

该地区作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是:靠近原料基地,能够与下游用钢行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集群。

如苏必利尔湖沿岸的铁矿储量近80亿吨,约占美国全部储量的80%;在宾夕法尼亚州,有储量丰富的炼焦煤;在伊利湖附近,有石灰石矿。

此外,五大湖地区水陆交通便利,铁矿石可以通过水运直接抵达沿湖各厂,运费较低。

五大湖地区由此形成了匹兹堡、芝加哥、克利夫兰、底特律和布法罗五大钢铁基地,构成了美国钢铁工业的骨干力量。

同时,沿湖地区是机器制造、汽车和金属加工等行业的发达地区。

如美国钢都匹兹堡,既是钢铁工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重型机器制造、化学、原子能、电气器材、金属加工和运输机械等工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从而为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行业之间形成产业链集群提供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为钢铁企业与钢材消费企业之间进行直接交易、物流直供提供了保障。

南部亚拉巴马州利用本地铁矿石和肯塔克的焦煤,建设了加兹登钢铁厂等工厂,形成了南部地区的钢铁工业中心。

二战期间,西部犹他州的杰尼瓦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丰塔纳开始兴建钢铁厂,形成了西部钢铁工业中心。

由于美国钢铁工业生产的钢材有90%~95%用于满足国内消费,因此,美国内陆兴建的钢铁生产厂均与耗用钢材的工业地区邻近。

发展初期的企业重组与市场布局

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钢铁企业多是一些独立生产的小型企业,如有的企业只拥有把矿石熔为生铁的熔炉,有的企业只拥有旋转粉碎机和将生铁加工成铁棍或铁板的锻造设备,有的企业只是把铁棍和铁板加工成铁轨、铁片、铁钉、铁丝等。

这些小型钢铁企业受交通因素制约,都将自己产品的销售区域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在这一范围内有着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和流通渠道。

在这些各自独立的小型钢铁企业之间,中介机构购买一家的产品,再卖给另一家生产商,并从中获利,致使钢铁产品采购成本极高。

整合生产工序,去掉中间商加价的环节,建立全新的钢铁工业生产运行机制成为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

同时,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建设包括高炉、转炉、平炉和轧机在内的大型钢铁工厂,所需建设和运营资金已达到个别企业(或个体资本)无法独自承担的地步,从而推动了许多小型钢铁企业走向联合,用钢铁联合企业模式取代各立门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

1890年,卡内基(Carnegie)公司通过兼并和吸收的方式,将与其有资本联系(股份)的几家碰到经营问题的钢铁企业组成了新型钢铁联合企业——卡内基钢铁公司,该公司资本总额达到3.2亿美元。

同年,斐德雷尔钢公司(Federal Steel Co.,资本1亿美元)、国家钢管公司(Nationa1 Tube Co.,钢管产量占据美国总产量的70%)、国家钢公司(National Steel Co.,由8家独立钢铁厂组成)、美国镀锡板公司(American Tinplate Co.,由38个独立钢铁厂组成)、美国薄板公司(American Sheet Co.)、美国箍圈公司(American Hoop Co.)、美国钢及线材公司(American Steel and Wire Co.)等大型钢铁企业先后成立。

1901年,J·P·摩根对卡内基钢铁公司、斐德雷尔钢公司、国家钢管公司、美国镀锡板公司等大型钢铁企业进行重组,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该公司资产达14亿美元,前后11年(1890年~1901年)里共有785家中小钢铁企业被最终重组到美国钢铁公司当中。

美国钢铁企业的重组首先是资本的重组,其次是实现单体工厂的规模经济。

受技术、设备条件的制约,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单体工厂的最优规模是粗钢年产量20万~40万吨。

到了1935年,美国粗钢年产量规模超过40万吨的单体工厂才达到44个。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重组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型钢铁工厂、钢材生产规模上百万吨的钢铁企业集团,都不具备将这些被重组企业简单地整合成一个钢铁生产基地的技术、经济条件,这也决定了当时美国的任何一个上百万吨的钢铁企业都会拥有多个钢铁生产基地。

对那些被重组的上千个小型钢铁企业来讲,重组的结果如果只是就地关闭,那么这些企业的原有经营者及员工会有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

因此,美国小型钢铁企业联合组成一个大企业集团时,往往是在同一个区域内具有上下游工艺联系的企业整合为一个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厂;对于一些只有钢材轧制能力的小企业来讲,重组并不是将其淘汰,而更多的是从整合市场资源的角度保持其原有的生产规模、巩固其原有的市场份额。

重组后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最大收益:一是在某些钢材品种方面形成垄断;二是对小企业的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划定各自的销售区域,避免同业间的恶性竞争;三是具有上下游工艺关联性的个体企业整合为联合企业,各工艺环节实现协同生产,通过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扩展大企业集团的获利空间。

总的来看,美国钢铁企业在钢材销售方面采取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是与其特定的发展历程分不开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美国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钢铁业区域布局

1973年~1974年,美国的粗钢产量达到历史峰值,前10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粗钢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

其中,粗钢年产量超过500万吨的公司有8家。

在10家钢铁公司中,除内陆钢公司一家企业只拥有一个钢铁联合工厂生产基地外,其它各大钢铁公司均由大小不同的钢铁生产厂组成,各个生产厂分布于全国各地。

如当时的美国钢铁公司拥有13家钢铁生产厂,伯利恒钢铁公司拥有8家钢铁生产厂。

在这些大的钢铁企业所拥有的钢铁联合生产厂中,粗钢生产规模最大的厂家是印第安纳钢铁厂、格里钢铁厂、雀点钢铁厂,其粗钢年产量分别为730万吨、700万吨和600万吨。

这说明,对美国钢铁公司这样的大型钢铁企业而言,其粗钢、钢材产量并不是集中于某一两个钢铁生产厂,其近3000万吨的粗钢及钢材产量是由若干个生产厂组成,大的生产厂生产规模(粗钢、钢材)可达五六百万吨,小的生产厂只有几十万吨,多数生产厂的规模是在一二百万吨左右。

这些生产厂分布在全国各地,直接服务于本区域内的钢材用户企业。

时至今日,美国钢铁工业最大的单位生产厂的粗钢或钢材的产量规模依然控制在700万吨左右。

美国钢铁协会(AISI)于1985年9月发表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时美国钢铁企业共有300余家,其中92家具有粗钢生产能力,另200余家主要是轧材企业。

这300余家钢铁企业所属的生产厂分布在全美国39个州的299个地区内。

由于美国钢铁企业在设置生产工厂时坚持市场邻近型布局的原则,使美国钢铁企业的钢材物流传递距离大为缩短,基本控制在700公里以内,常规运输距离在400公里~500公里左右。

二战后,美国公路交通迅猛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400公里~500公里的运输距离依靠汽车运输的方式即可完全实现钢铁企业与钢材用户之间“点对点”的钢材供应。

美国铁路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972年美国钢材(含生铁)的运输方式中铁路占43.7%、汽车占51.1%,其他方式占5.2%;钢铁制品(板材及线材的深加工产品)的运输方式中铁路占17.3%、汽车占80.4%,其他方式占2.3%。

在钢材销售中,如果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相隔的距离较长,钢材在运输上必然需要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这不仅难以保证及时供货,而且由于运输载体的变化导致物流参与者众多,增加了钢材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和各种交易成本。

美国钢铁企业的市场邻近型布局,以及对各个生产工厂规模的合理控制,不仅较好地控制了钢材流通中的各种成本,而且实现了与钢材用户的直接交易。

因此,美国钢铁企业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与其合理的多区域布局密切相关。

短流程的兴起强化了直销模式

美国在长期工业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废钢,为电炉炼钢提供了充足的废钢资源。

与传统长流程钢铁生产厂相比,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具有很多优点:固定投资小,主要以废钢为原料,能源、资源消耗少,占地面积小;可比能耗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小;工厂可接近废钢资源产地和市场,启动和停炉灵活等优点。

加之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属于新建企业,没有势力强大的工会组织,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

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在美国得以蓬勃发展,生产能力显著扩大。

1972年,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粗钢产量首次超过2000万吨,占美国粗钢产量的17.7%;1979年,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粗钢产量超过了3000万吨,占美国粗钢产量的24.6%。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因废钢价格低廉和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采用,进一步提升了单体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的规模经济效益,并使电炉生产厂开始进入到原先长流程联合钢铁企业的市场领地,即薄板产品市场,并在美国长流程钢铁生产厂产量趋于萎缩的态势下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21世纪初,美国短流程电炉生产又增加了上千万吨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能力。

2004年,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粗钢产量突破5000万吨,占美国粗钢产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37%上升到53.6%;2008年,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粗钢产量达到5300万吨,占美国粗钢产量的58%。

短流程电炉钢生产厂对优化美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小钢厂选择靠近水源和废钢产地,大都建在有电力供应并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得废钢的地区,且邻近钢材消费区域。

由于电炉钢生产厂采取的是市场邻近型布局,在一定意义上对美国钢铁企业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是一种强化与巩固。

日本、韩国追求单体钢铁生产厂规模的最大化,倾向沿海工业布局,主要是由于其国土面积狭小,所有钢铁生产用的原料均从国外进口,而且日本每年还要有3000万吨左右的钢材(占其总产量的30%左右)需要出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韩国建设大型单体钢铁生产厂,并不会增加钢铁企业在钢材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成本,相反还会节省物流成本。

中国钢铁企业在钢材销售中直销比重仅为20%左右。

这一方面与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与钢铁企业的生产基地过于集中、与用户的空间距离过长有关系。

由于中国钢铁企业建立直销的成本过大,因此改善钢铁企业生产布局是优化钢材流通路径、实现钢材直销的重要保证。

观察

美国钢铁生产、流通企业竞合发展

美国钢铁企业在钢材销售方面以直销为主,但是美国钢材流通商由于掌握了较为充足的进口钢材资源,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钢材深加工能力,从而具备了与美国钢铁企业进行合作与对话的实力。

钢材流通商强势成长

20世纪初,美国粗钢产量已占全球粗钢产量的1/3。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初,美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在高峰时曾超过50%;1953年,美国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

此后20年中,美国钢铁工业仍保持着较高的生产规模。

1973年,美国粗钢产量达到1.368亿吨,创造了其到目前为止的历史峰值。

但从1973后开始,因受生产成本上升较快、设备改造滞后、日本和欧洲等地钢铁工业竞争力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美国钢铁工业的生产规模出现停滞、下降趋势。

须指出的是,虽然近10年中,美国国内的粗钢产量规模排在中国、日本之后,年度粗钢产量规模伴随着美国经济周期的调整亦有较大幅度波动。

但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钢材进口国和钢材净进口国,其年度钢材消费量在近20年中一直稳居世界前两位。

1994年起,美国年度粗钢表观消费量基本都在1.1亿吨以上,2006年粗钢表观消费量超过了1.4亿吨。

近20年中,美国的进口钢材占其钢材消费总量的比重,最低年份也超过了20%(1990年),最高年份则超过了38%(2006年)。

如此高的进口钢材消费比重,导致了美国年度粗钢表观消费量远大于美国粗钢产量规模。

应该说,粗钢表观消费量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美国本土市场中的钢材流通总量。

过去部分学者在研究美国钢材流通体系时,把美国粗钢产量规模当作美国钢材流通规模,忽略了拥有钢材进口资源的钢材贸易商对美国钢材市场的影响力,也没有考虑进口钢材的低价优势对美国钢铁企业以及其自建的钢材流通体系的冲击,从而对美国钢材流通体系的分析存在着片面性,甚至对美国钢材流通结构的定性也存在着种种偏差。

进口钢材在美国市场所占据的较高比重,决定了从事进口钢材的经营主体(即钢材流通商)在美国钢材流通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并非完全依赖于美国钢铁企业,这是美国钢材流通体系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

因此,研究美国的钢材流通体系,就必须考虑大量进口钢材对美国钢材流通体系的影响。

流通商买断式经销钢材

美国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已较为普遍地实行代理制,但代理方式多种多样。

汽车代理商一般只能代理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而钢材生产企业一般无此要求。

在众多的代理方式中,按其经营方式和结算制度可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代销制,一类是经销制。

代销制是指生产厂家向流通商供货时暂不结算货款,也不改变产品的所有权,流通商在产品销售后,定期向生产厂家结算,并收取一定的佣金。

执行代销制的流通商通常被称为狭义的代理商。

这种代理方式在美国钢材流通体系中并不多见。

经销制则是指流通商直接从生产企业手中买断产品的所有权,自行销售,其获利的主要方式是获取差价收益、提供增值服务。

执行经销制的流通商通常被称为经销商。

美国钢铁企业与钢材流通企业之间是经销制,即流通商从钢铁企业手中买断钢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因此,在美国钢材流通商亦可定义为钢材经销商。

美国的钢材经销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美国经销商的买断式经营与中国钢材经销商的买断式经营有所差异。

美国经销商是在钢铁企业发出全部钢材后结清货款,一部分信用好的长期客户(包括经销商与钢材用户)还可以有1个月~2个月的延期付款期限,经销商可在此期限内销售产品,回收货款。

只有信用差的经销商需要预付一定额度定金,但同样是在钢材全部发出后结清全部货款。

中国经销商则在与钢铁企业签订合同时就要交清全部预收货款。

具有良好信誉的钢材经销商都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美国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一看信誉,二看实力,三看经济状况。

一个信誉好、实力强、经营状况好的钢材经销商是比较容易得到银行支持的,也比较容易得到钢铁企业的支持。

如当经销商面临支付货款的困难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信用好的经销商都会给予支持,经销商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金困难。

美国钢铁企业的价格政策比较灵活。

美国钢铁企业对用户以及钢材经销商均会在出厂价格基础上依据订货数量的多少给予批量优惠,依据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的差异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

如多数美国钢铁企业规定的钢材起订点为20吨,并定期公布钢材价格和不同订货批量及不同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等交易条件下的价格折扣率。

这样一来,一些中小用户即使达到起订点往往也不直接向钢厂订货,因为流通企业“集零为整”向钢铁企业订货更合算,他们可以从批量差价中得到好处,比直接向钢铁企业小批量订货的价格要低。

对钢材经销商而言,实行买断式的经销制,比代销制更有利。

一是经销商可自主经营,结合加工、改制、配送等服务,使产品新增的附加值效益要远高于单纯代销所获得的佣金;二是对于钢材经销商来说,由于销售对象一般是中小用户,经销商销售的多数钢材需要按用户要求经过加工。

由于经过加工的钢材脱离了原有的形态,已经具备了新的品质与价值,这类产品不适宜采用代理制(代销制)进行销售,否则对经销商是不公平的。

钢铁企业销售给大型钢材终端用户企业的钢材价格,一般低于销售给经销商的钢材价格。

这是因为钢铁企业认为,大型终端用户企业需求量大,对其进行价格优惠有利于钢铁企业稳定与用户的长期合作关系,而经销商则可通过钢材再加工、再制造赚取增值利润。

钢铁企业、经销商相互竞合

与钢材服务中心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既包括美国钢铁企业,也包括国外钢材供应商。

单从美国自产钢材的角度看,钢材流通商仅掌握了美国全国钢材产量30%左右的资源,相对于钢铁企业处于弱势。

但由于美国钢材流通商与美国钢铁企业之间不存在资本隶属关系,因此美国钢材流通商通常在钢材资源采购上会在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之间进行选择。

本国钢铁企业所生产的钢材具有运输成本较低、及时供货等优势,而国外进口钢材则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品种优势。

由于美国钢材流通商掌握着几乎全部的进口钢材资源,同时又从本国钢铁企业手中采购30%~40%的本国钢材,据此可推算,美国钢材流通商群体基本掌握了国内钢材供应总量50%以上的资源,2006年达到了59%的历史最高值。

2008年,北美服务中心协会会员企业的钢材交易量超过7500万吨,同样占据了50%的北美地区钢材供应总量资源。

因此,从掌控钢材资源量角度看,在美国钢材流通体系中,美国钢材流通商与美国钢铁企业之间是势均力敌的,他们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美国钢企直销钢材的外部因素

美国钢铁企业倡导钢材直销模式,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是美国钢铁企业提高自身市场影响力,稳定客户资源的必要手段。

钢铁企业自建流通渠道的背景

钢铁企业对钢材直销的前提条件:便利的交通保证钢材在物流上可以实现直供,钢铁企业在生产基地(亦称生产厂)的布局方面要合理,下游用钢产业有着较高的产业集中度,适宜钢材的大批量采购。

在发展之初,美国钢铁工业便已具备上述条件。

●铁路是美国钢铁工业发展初期的最主要用户

美国于1864年在密执安州的怀安达特(Wyandotte)兴建了第一家连续批量生产转炉钢的工厂,1876年美国已拥有13家转炉工厂,1880年美国转炉钢产量达到100万吨,从而奠定了美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基础。

1830年1月7日投入运营的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是美国第一条铁路。

1830年~1870年,美国铁路里程增加比较缓慢,平均每年修建1775公里;1871年~1910年,铁路里程急剧增加,平均每年修建8275公里,特别是1880年~1890年更是筑路***,美国全力修建横贯国土的铁道干线,平均每年修建11500公里。

1916年美国已建成庞大的铁路网,正线总长达40余万公里。

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营本身的维护都需要消耗大量钢材,这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1850年前后,铁路所消耗的铸铁占美国全国产量的25%~50%;1870年~1887年,转炉冶炼钢轨开始应用,美国钢材产量中的70%为铁路用钢材,其中转炉钢几乎全部用于生产钢轨,所生产的钢轨一方面用于铺设新的铁路,另一方面逐步取代生铁铁轨;1880年~1897年,美国平均每年新建铁路消耗钢材150万~200万吨,如1880年仅钢轨消耗量就达到80万吨以上。

除生产钢轨外,还需要为制造车厢和机车提供钢铁材料。

在美国钢铁工业发展初期,铁路是其最大的用户群体。

铁路作为美国钢铁工业发展初期的最主要用户,要求钢铁企业在钢材供应模式上要适应铁路建设的需要。

由于美国铁路建设是由东向西展开,铁路铺设到哪里,钢轨就要供应到哪里。

当时美国的多数钢铁企业均在东部,陆路交通比较落后。

如何保证铁路建设的钢材供应,对美国钢铁企业而言是个严峻的挑战。

美国钢铁企业只有与铁路公司联合,通过既有铁路线路将钢材运送到各个铁路建设工地,保障铁路建设的钢材供应。

当时美国铁路公司初具垄断性,有较强的钢材议价能力,美国钢铁企业面对如此大的客户群体,必须与之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直销成为美国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

而且随着铁路的延伸,钢材运输周期延长,为保障供应,美国钢铁企业需要为铁路公司建立钢材仓库,这些钢材仓库承担着分销中心的部分功能。

●建筑业、汽车逐步成为美国钢铁工业的主要下游用钢行业

1890年,美国粗钢产量达到340万吨,除生产钢轨外还有200万吨的余量,这为开发粗钢其他方面的用途、轧制新的钢材品种提供了资源保障。

19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粗钢产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首位,较好地满足了各新兴工业行业对钢材的批量需求。

建筑业在19世纪末成为美国钢铁工业的主要用户群体。

1884年,芝加哥市用建筑钢材兴建了世界上第一幢10层摩天大楼,标志着建筑业成为钢材的新用户群体。

以钢材、水泥为主要材料的高层建筑在当时尚属于高端产业,对建筑公司的技术、资金有着较高的要求。

因此,当时从事高层建筑施工的建筑公司都是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垄断性。

钢铁企业为这些建筑公司供应钢材,直销与直供是双方的共同选择。

19世纪90年代初,美国海军将40艘战舰换装为钢壳船体;五大湖地区的大宗货物改用钢制货轮运送;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货物运输、人员往来需要大量的钢制轮船。

上述因素促进了美国造船工业的发展,造船工业由此成为美国的支柱型产业,同时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主要的下游用钢行业。

造船工业促进了钢铁工业品种结构的优化,中厚板、钢管开始成为美国钢铁工业的主要产品。

1908年,汽车史上第一辆在生产线上大量装配的四轮汽车福特T型车在美国诞生。

同年,美国汽车行业已形成通用、福特两大汽车公司;1916年,美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1920年,美国汽车产销量突破220万辆;1929年,美国汽车产销量突破530万辆。

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薄钢板的需求量猛增,汽车工业开始成为美国钢铁工业重要的下游用钢行业,并带动了钢铁工业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造船工业、汽车工业在美国的发展起点都比较高,行业的集中度也比较高。

钢铁企业通过直销的方式与这些大企业建立购销关系,有助于钢铁企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质量,并使双方建立良好的产业协调关系。

经销商强势成长迫使钢企直销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钢铁工业第一次面临来自国外进口钢材的激烈竞争。

1959年,为期116天的钢铁工人大***,使美国国内的钢材用户企业不得不求助于国外进口钢材,美国第一次变成了一个钢材净进口的国家。

这种情况从此一直继续下来,而且钢材进口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如1960年美国进口钢材为270万吨,1968年达到1500万吨,2006达到5600万吨。

在美国,钢材经销商(钢材服务中心)是从钢铁企业手中买断钢材进行流通增值服务的,钢铁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并不存在着资本关系,亦不存在具有约束力的契约关系。

中国钢铁企业与一级经销商之间往往要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契约,即经销商需要向钢铁企业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并按契约要求每月要完成双方规定的销售量。

美国钢材经销商向钢铁企业购买钢材,无须交纳保证金,也不存在按月完成一定数量钢材销售的强制性契约。

美国钢铁企业对钢材经销商的约束更多体现在对钢材资源的总量控制上。

当进口钢材占美国钢材消费总量的比重较低时,钢铁企业通过直销的方式便控制了大部分钢材资源,而且钢铁企业与钢材终端用户企业之间的钢材结算价格,对经销商与钢材终端用户企业之间的结算价格有着示范导向的作用。

这相当于钢铁企业控制住了钢材市场中的钢材交易价格,并成为钢材流通中的主导者。

当进口钢材占美国钢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30%时,则意味着经销商所控制的钢材资源量超过了50%(经销商还可从美国钢铁企业手中获得一定的钢材资源)。

进口钢材比重的增加,强化了美国钢材经销商在钢材市场中的价格话语权,对美国钢铁企业的价格话语权则是一种弱化。

钢材经销商采购低价格的进口钢材,可以以低于美国钢铁企业直销价格的方式销售给钢材用户企业。

当以此类价格交易的钢材数量规模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时,美国钢铁企业的直销价格便失去了竞争力和示范导向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钢铁企业加强钢材的直销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同时还可以控制经销商(钢材服务中心)的资源拥有量,削弱其对钢材价格的影响力。

三、我国主要矿产供需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GDP从2000年到2020年翻两番,GDP年均增长7.18%,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我国加速实现工业化时期,也是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居高不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资源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

2.4.1石油可采储量增长乏力,保障程度逐年下降;2020年生产能力基本维持现状,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60%

根据我国石油资源总量和剩余未探明的资源条件分析,结合50年来探明储量增长和开发消耗的规律,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稳定在1.90亿~2.00亿吨。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3.88亿吨,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5.00亿吨,国内石油供应能力的保证程度2010年和2020年分别在49%和40%左右。

世界石油资源总体上比较丰富,但对我国的可供性相对较差。原因在于世界石油市场竞争激烈,跨国石油公司掌握了大多数优质资源,我国开发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在全球石油勘查开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近6亿吨,形成海外份额石油年产量1999万吨,已占我国当年进口量的20%强。如我国能够继续扩大在非洲、拉美、中亚、中东等区域开发利用石油资源的规模,同时加强与俄罗斯的政治对话,将大大提高我国海外份额石油产量。

2.4.2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大,可采储量和可供能力增长迅速,基本保障需求,但受下游管输和储运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

据对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珠江口、东海、松辽、渤海湾等10个大型盆地最新勘探资料的综合分析,预测我国天然气资源量57万亿立方米。据评价分析,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为36984.39亿~37624.39亿立方米和48024.39亿~50824.39亿立方米,可供能力分别为1304亿~1394亿立方米和1548亿~1752亿立方米。

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仅占2.9%,到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提高到5.3%和8.7%。预测2010年和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1500亿立方米和18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能够形成的产能接近需求,可满足国内需求。但天然气管输和储运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着天然气工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仅920亿立方米,因此,届时,我国天然气产量仍难以满足需求。

世界天然气资源丰富,西方国家对天然气资源的争夺尚未像石油那样达到如火如茶的程度,这给我国开发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利用澳大利亚、俄罗斯、中亚等国天然气资源的力度。在液化气方面,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澳大利亚作为重要供应来源;在管线气方面,一是把利用俄罗斯的天然气放在优先地位;二是将开发利用中亚天然气资源作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组成部分统筹考虑。

2.4.3煤炭资源储量巨大,但需加强规划,做好总量控制

全国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11804亿吨,基础储量仅为3261亿吨,储量为1768亿吨,煤炭资源储量巨大。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预测2010年我国煤炭需求量为25亿吨,实际需求可能为27亿~28亿吨。根据煤炭资源状况和目前生产实践情况分析,2010年的产能和产量能够保证需求,只是需要加强煤炭基地规划和全国产能总量控制。

尽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仍需要加快开发利用国外煤炭资源的步伐。周边和近邻是重点:一是澳大利亚和越南,我国南方可以利用澳大利亚和越南的煤炭资源,以缓解北煤南运的压力;二是蒙古,中蒙边境地区优质焦煤储量达50亿吨的塔温陶勒盖煤矿,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煤矿,对我国较有战略价值。

2.4.4铁矿可供储量和可供能力增长十分有限,难以保障需求,且保障程度逐年下降

我国铁矿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较高,铁矿资源情况基本清楚,今后难以找到大型富铁矿床,现有资源储量基本上可以作为2020年以前生产和建设规划的依据。2006年我国铁矿石生产能力为6亿吨,根据目前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分析,2010年生产能力有可能达到9亿吨,此后10年将基本平稳保持在9亿吨/年的水平。预计2010年我国钢产量将达到5.5亿吨,此后仍将缓慢上升,2020年我国钢产量可能接近6亿吨。目前我国铁钢比为0.95,日本为0.73,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铁钢比分别下降到0.88和0.73,届时需要生铁分别为4.84亿吨和4.38亿吨,折国内品质铁矿石(品位35%)分别为13.83亿吨和12.51亿吨,2010年和2020年国内铁矿石的保证程度分别仅为66%和72%。

世界铁矿石资源丰富,国内供应不足部分可以从国外解决。澳大利亚和巴西、南非等可成为我国资源战略合作伙伴。在利用国外铁矿石资源方面,应重视与日本这个国际铁矿石市场大买主的合作,以稳定世界铁矿石市场。另外,应特别重视废钢的二次回收利用,努力降低钢铁生产中铁钢比。

2.4.5铜矿可供储量和矿产铜可供能力有增加潜力,但由于需求旺盛,铜矿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虽然我国铜矿资源潜力较大,但找矿难度也大,预计到2020年铜矿可供储量将从目前的1485万吨增加到2785万吨。通过加大铜矿的开发强度,我国铜的供应能力会有所提高。预计,2010年前国内新开发矿山有新疆阿舍勒(2万吨/年)、西藏玉龙(3万吨/年)、青海德尔尼(2万吨/年)、黑龙江多宝山(4万吨/年)、江西德兴富家坞(2万吨/年),共可增加生产能力13万吨/年。另外,不排除福建紫金山和云南羊拉进入开发阶段。扣除老矿山下降的生产能力,国内矿山供应能力最大为80万吨,加上国内废铜产量70万吨/年(生产加工过程可回收30万吨/年,社会废旧物质回收40万吨/年),2010年前的国内铜供应能力约为150万吨/年。预计“十一五”期间,GDP平均增速10%,国内精炼铜消费弹性系数为0.7~0.8,2010年国内精炼铜消费量为520万~540万吨,国内供应能力仅能满足消费的25%~30%。展望2020年,预计我国精炼铜的需求量将增加到730万~760万吨,国内铜资源形势更为严峻。

近期国际铜市场需求量的增量,绝大部分来自我国。但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尚未取得应有的地位,经常处于被动。应采取强势政策,积极开发利用国外资源,扩大在非洲的铜资源基地。注重开发利用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的铜资源,重点关注蒙古奥乌陶勒盖铜矿床(储量1470万吨)和俄罗斯乌多坎铜矿床(储量1600万吨),如能拿到这两个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铜资源紧张的局面。

2.4.6铝土矿可供储量增长不足,氧化铝产能增加有限,自给率下降,缺口加大

由于我国铝土矿石质量差,铝土矿石和氧化铝生产能力大幅增长的生产成本过高,只有在产品价格保持在相对较高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预计,2010年前中国铝的需求量会以7%左右的年平均增长率继续发展下去,2010年达到1100万吨,2020年达到1430万吨。据统计,目前国内铝的蓄积量累计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2006年国内废杂铝产铝93万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165万吨;2020年将达到470万吨。因此,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对矿山铝的需求将分别为935万吨和960万吨,即与2010年相比,由于废杂铝的利用水平提高,2020年我国矿山铝的需求基本相当。按此,矿山铝需求推算,则2010年和2020年分别需铝土矿3740万吨和3840万吨。2005年我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26.58亿吨,其中储量5.55亿吨,从量上完全可以保障2010年和2020年形成3800万吨左右的产能,维持今后20多年的需求没有问题。但我国绝大部分铝土矿冶炼难度大,限制了产能的扩大,因此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我国铝土矿还是难以保证国内对铝的需求。

世界铝土矿资源丰富,国内供应不足部分大多可以从国外获得供应。越南多乐省多农铝土矿矿床,储量几乎相当于我国铝土矿总储量,对我国极有战略价值。在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方面,也可以与澳大利亚建立较为可靠的资源战略合作关系。此外,开发利用非洲几内亚铝土矿资源的可行性也较大。2.4.7铅锌查明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但资源禀赋条件较好,潜力较大,加强找矿勘查工作可提高保证程度

铅锌矿为我国大宗优势金属矿产,多年来资源保障比较理想。“十五”期间我国铅锌的消费弹性系数分别高达2.56和2.18,预计“十一五”期间铅锌消费弹性系数为0.80,则到2010年我国铅锌需求量分别达到250万吨左右和450万吨左右。假设2010~2020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为8%左右,铅锌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0.40左右,则2020年铅锌的需求量分别为300万吨和550万吨。预计我国再生铅和再生锌的产量2010年分别为100万吨与22万吨,2020年分别为150万吨和60万吨。那么,2010年我国需矿产铅锌分别为150万吨和420万吨,2020年分别为150万吨和490万吨。但我国铅锌资源条件较好,找矿潜力较大,加大勘查力度将会增加新的资源储量,同时加快资源量向储量的转化力度,以提高保证程度。

另外,世界铅锌资源丰富,西方国家普遍不再重视铅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全球铅锌资源满足我国需求。

2.4.8传统优势金属矿产(钨、锡、钼、锑、稀土),除稀土外,优势正逐步丧失

我国传统优势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在世界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几十年的大规模开发,产能无序扩张,资源浪费严重,导致资源优势逐步丧失,同时优势矿产数量扩张型对外出口,未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据论证,目前钨、锡、钼、锑的可供储量只能满足当前产能生产10年以下,如不加强宏观调控,压缩产能,则难以维持其产业的长期发展。

我国优势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较好,加大找矿勘查力度还能查明新的资源储量。据评价,到2020年我国钨、锡、钼和锑的可供储量将分别由目前的52万吨、111万吨、147万吨和42万吨增加到68万吨、126万吨、222万吨和53万吨,而预测的可供储量累计需求为55万吨、228万吨、142万吨和85万吨,因此,钨和钼可供储量可以保证需求,锡和锑不能满足需求。

我国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基数较大,完全可以保证需求,关键是如何更好发挥资源和经济效益。

2.4.9金矿资源相对丰富,但可供储量不足,难以满足需求

我国金矿资源相对丰富,但剩余可供储量不足。2007年,我国查明金矿资源储量5541吨,若按2007年矿产金产量270吨算,保证年限约20年。资源接替问题相当严峻。我国金矿资源潜力较大,加强找矿勘查工作,还有可以增加资源储量。据论证,从目前到2020年我国金矿累计可供储量为4120吨,但需求旺盛,到2020年累计可供储量需求量将达到6877吨,可供储量的保证程度仅为60%。

世界金矿资源丰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在30年以上。由于黄金的战略地位逐步下降,各国对金矿的资源争夺尽管还比较激烈,但更多地体现在商业层次上。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相关企业利用国外金矿资源,满足国内需求。

2.4.10硫铁矿可供储量增长缓慢,可供能力有所攀升,资源储量基本保障需求,但生产能力保障仍然不足

我国硫铁矿资源尚有一定潜力,但查明资源储量增长缓慢。评价分析我国目前硫标矿可供储量54083万吨,基本能保证到2020年的需求。预测2010年我国硫酸硫标矿累计需求量为56015.64万吨,基本保证需求。2020年前由于需求强劲,硫铁矿的生产能力将有所攀升,由目前的1200万吨增加到2120万吨。但预计需求量将达到3050万吨,缺口近1000万吨,保障程度仅为70%。

目前国际硫市场上,弗拉施硫所占比重日益缩小,而综合回收硫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如能在开发利用国外石油资源时与开发利用国外硫资源一体化,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硫资源紧张的局面。

2.4.11磷矿资源丰富,储量和生产能力都将有所增长,均能保障需求

我国磷矿资源潜力较大,加强勘查评价将使资源储量有所增加。预测今后10年内,每年可新探明磷矿资源储量2500万~3000万吨。但我国磷矿贫矿多,富矿少,新探明资源储量中只有小部分可转化为直接利用的可供储量。经评价分析我国磷矿可供储量为25.18亿吨。预计到2020年对磷矿石的累计需求量为14.61亿吨,可供储量能够保证需求。另据有关规划,到2020年时磷矿的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3050万吨增加到4580万吨,与需求量持平,也可保障需求。

世界磷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摩洛哥、美国、俄罗斯等国。虽然我国直接开发利用国外磷资源存在一定困难,但国际市场的供应却比较充分,采取间接方式可使我国磷资源的国外可供性达到较高水平。

2.4.12钾盐可供储量难以大幅增长,但可供能力会逐步增加,供需形势依旧严峻

我国钾盐资源潜力有限,可供储量难以增长,经评价分析目前钾盐可供储量为14716万吨,预计到2020年可供储量会增加到23000万吨。到2020年钾肥累计需求量为23620万吨,累计需求钾盐可供储量77498.62万吨,可供储量对2020年需求的保障程度小于30%。加大现有资源储量的开发力度,钾盐的生产能力会逐步提高。预测2020年我国钾盐的生产能力有可能突破200万吨,达到210万吨,而需求为1717万吨,仅能保障12%。

世界钾盐资源丰富,平均保障年限数百年。我国已实质性介入老挝的钾盐资源开发,需要进一步重视开发利用泰国钾盐资源,重视与加拿大合作。

参考资料:冶炼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