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压浸出 搅拌浸出 数字孪生 湿法冶金 溶剂萃取
浮选专家系统 2024-09-30 18:31:48

武汉废旧金属回收市场在哪里(湖北大型废金属回收点)

一、武汉非金属矿产

1)金刚石

世界金刚石产量5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废旧扎伊尔、金属金属博茨瓦纳、回收回收俄罗斯和南非5个国家。市场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型废1998年世界总储量9.8亿克拉(1克拉=0.2g),武汉储量基础19.0亿克拉,废旧宝石级储量基础估计有3亿克拉。金属金属大型和特大型金刚石矿山有澳大利亚的回收回收阿盖尔;博茨瓦纳的奥拉帕、朱瓦能、市场莱特拉卡内;俄罗斯的型废“和平”、“成功”;南非的武汉芬什、普雷米尔、废旧韦内齐亚,金属金属上述9个矿山金刚石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左右。目前,世界天然金刚石产量75%来自于原生矿床(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型),25%来自于冲积矿床,世界上除澳大利亚和印度有具工业意义的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矿床外,其余原生矿均为金伯利岩型。

中国金刚石储量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比例很小,仅有1.02%,属急缺矿种。几十年来,自给率很低。近年来,年产金刚石只有6万~7万克拉,而需求却达70多万克拉,不足部分靠进口解决。到本世纪末,中国约需金刚石150万~200万克拉,按已有储量只能规划生产40万~50万克拉,需新增储量5000万克拉,因此勘查金刚石的任务是十分繁重和艰巨的。

1880年在南非发现的第一个原生矿床亚赫斯丰坦岩筒和1979年在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发现的钾镁煌斑岩型矿床是世界金刚石找矿及开发史上两个最重要的里程碑。80年代以来主要有下述重大发现:俄罗斯的阿尔汉格尔斯克(Arkhangelsk)矿和萨彦岭(SayanyMountains)矿;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科普顿(Copeton)矿和西澳大利亚州阿列什(Aries)矿;南非德兰士瓦省维尼舍(Venetia)矿;美国科罗拉多州斯隆(Sloan)矿;叙利亚霍姆斯省卡迈哈矿;加拿大西北地区耶洛奈夫波因特湖(Point Lake)矿;委内瑞拉拉萨尔瓦金(La Salvacion)金刚石矿;博茨瓦纳察邦(Tshabong)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田;中国湖南宁乡发现含金刚石的橄榄钾镁煌斑岩,共发现14个岩体,选样中已发现59颗金刚石,此外,还有辽宁大连-盖县、辽宁瓦房店岚崮山地区、山东平邑、江苏新沂-泗洪、安徽泗县、山西应县、湖北鄂西、贵州遵义等地区新发现一批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异常。但总的看,未有重大突破(张中伟,1994)。

随着同位素地质学、矿物包裹体学的迅速发展及金刚石普查勘探取得的成就,人们对金刚石及其矿床形成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其成矿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传统认为金刚石是金伯利岩中的斑晶,最初是在地球深处从金伯利岩岩浆(熔融体)中晶出的,即金刚石是与金伯利岩同源同时期形成的。80年代初以来,由于同位素年龄测定技术的发展,其测定表明:金刚石年龄通常比金伯利岩老得多,为金刚石捕虏晶成因说提供了重要证据。捕虏晶说认为,金刚石是在地球深处在金伯利岩侵位之前就已形成,金伯利岩岩浆在从地球深处沿断裂或裂隙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捕虏了含金刚石的岩块,并一起在地壳浅处定位。但是,金刚石与金伯利岩没有成因上的联系。金刚石中同生包体的绝大多数可划归两大成因组合,即超镁铁(橄榄岩)组合和榴辉岩组合,亦称之为P型(橄榄石、顽火辉石、透辉石、含铬镁铝榴石、铬尖晶石等)和E型(绿辉石、镁铝榴石-铁铝榴石、透长石、蓝晶石、柯石英等)共生组合,含有该类型包体的金刚石分别称为P可E型金刚石。就世界范围而言,P型较E型分布更普遍,大致为3:1,这正好反映了上地幔的两种主要组成岩石类型-橄榄岩与榴辉岩及其数量关系。从未发现两种组合的包体同时共存于一个主晶中,这充分说明,金刚石形成的地质环境不是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等幔源火山岩,而是陆下上地幔岩石圈,因此,金刚石不是主岩中的斑晶,而是地幔捕虏晶。中国辽宁、山东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包体矿物的研究也支持了上述结论,另外,金刚石P型包体矿物富含Mg、Cr、贫Ca、Ti的地球化学特点,反映了金刚石形成源区亏损玄武岩。说明含金刚石主岩的源区是地球化学上极度亏损的岩石圈底部相对冷的稳定环境,有利于金刚石的长期保存(张安棣,1994)。

金刚石成因新说具有重要意义,既然金刚石与主岩之间并无直接的成因关系,那么,对原生矿勘查优选靶区,首先不应是控岩构造,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直接瞄准有可能产出金刚石的古老、稳定的克拉通,再看是不是具有地球化学亏损的前提,即:有无玄武岩广泛喷溢,这是金刚石产出的前提。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是地幔交代作用发育的产物,没有适当的构造活化(其表现有的称构造活化带或深断裂,有的则称热点、地幔柱),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岩浆无法携带金刚石到达地表,所以,断裂构造仍是重要的,但不再是第一位的。

近年来,世界金刚石勘查的经验表明:①古老克拉通仍是寻找金刚石的最佳地区。地台越老越稳定且越靠近地台中心越有希望找到金刚石,如加拿大西北地区、澳大利亚阿里什地区等发现的含金刚石金伯利岩均位于古老且稳定的地台内部。②在古老克拉通边缘活动带寻找金刚石值得重视。如80年代以来在南非、澳大利亚均发现了不仅是钾镁煌斑岩型,还有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③已知含金刚石的地区是金刚石勘查工作的重点。例如,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金刚石矿床,以及澳大利亚和南部非洲许多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等。④含金刚石的岩石类型不断扩大。近年来在其他岩石中不断发现金刚石。例如,原苏联在变质成因和陨石冲击成因的岩石中发现金刚石,在叙利亚西北部发现金刚石产于非金伯利岩和非钾镁煌斑岩火山爆发岩筒中,在世界各地多处橄榄岩等幔源岩石中发现有金刚石。因此,在勘查中除应注意金伯利岩型是最主要的找矿岩石类型外,还应重视这些非传统的含金刚石岩石类型。⑤重砂矿物指示法得到进一步发展。经典的重砂法仍然是优选靶区的主要方法,但重砂法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及技术内容发生了变化。原来,重砂指示矿物强调的是含铬镁铝榴石、铬透辉石和镁钛铁矿。近年来,强调铬尖晶石、G10(高铬低钙)石榴子石作为指示矿物的重要性。但对南非大陆以外地区不一定都能适用。近年来,澳大利亚格里芬等人提出了用质子探针分析石榴子石和铬铁矿等矿物痕量元素来评价勘查靶区的新方法较为先进。他们还认为铬铁矿的锌含量也与形成温度有关,它也能帮助区分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铬铁矿。另外,铬铁矿的锆和铌含量可用来帮助区别来自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其他一些岩石(如绿岩带的、蛇绿岩套的等)的铬铁矿。镁钛铁矿的痕量元素也能用来帮助区分是否金伯利岩来源,而且不同金伯利岩岩体中的镁钛铁矿常有其不同痕量元素“指纹”。上述指示矿物中的痕量元素方法能较好地帮助寻找金刚石矿床。⑥遥感、物探、化探、重砂矿物指示综合方法是金刚石勘查最优化方法。这些方法在金刚石勘查中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圈出有远景的岩体。但用两、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则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例如,加拿大西北地区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发现是航磁、电磁、地质测量与重砂矿物指示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2)硫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1998年世界硫储量14×108t,储量基础35×108t,资源总量约有50×108t。世界各国生产的硫分别来自自然硫矿床(矿山硫)、天然气(回收硫)、高硫石油(回收硫)、黄铁矿和有色金属硫化物。矿山硫和回收硫也称元素硫,后二者分别称为黄铁矿硫和有色金属硫化物硫。

自然硫是呈固体状态的元素硫,根据其形成环境分为沉积环境中自然硫矿床和火山环境中自然硫矿床,前者经济意义大,目前,世界上开采的自然硫矿床几乎全部来自这一类型。近年来,对这类矿床形成机理的研究有一定进展。沉积环境中自然硫矿床主要形成于低温成岩环境和高温成岩环境中。

高温成岩环境主要为深部酸性天然气储层中的元素硫以气液相为主,呈固相的很少。当天然气被开采或运移到较浅部环境中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气液相元素硫发生沉淀,形成自然硫堆积。

低温成岩环境中自然硫矿床形成温度为0℃至60~80℃,形成深度小于2000~2500m,pH值一般为4~9,自然硫(S0)均是通过非生物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微生物的)作用从溶解的硫酸盐(

)中转化而来的。但是,硫酸盐不是直接转化为自然硫,而是先还原成硫化氢(H2S),然后再氧化成自然硫。因此,硫化氢的形成是产生自然硫的先决条件。

低温成岩环境中硫化氢的形成是由细菌作用和生热作用引起的,前者是主要的。硫酸盐还原细菌在有机混合物参与下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H.G.麦切尔归纳出6种在低温环境中硫化氢转化为自然硫的形成作用:①分子氧引起的硫化氢无机氧化作用;②高价铁化合物引起的硫化氢无机氧化作用;③复硫化合物的歧化;④无色硫细菌的微生物代谢;⑤有色硫细菌的微生物代谢;⑥某些硫杆菌的微生物代谢。其中,由第1种作用形成的无机后生自然硫矿床规模最大,最具有经济意义。主要产于盐丘冠岩、礁岩和其他层状蒸发岩。自然硫呈较粗晶胶结物,常与烃类伴生,并与活动地下水系统密切相关。

在自然硫矿床勘查方面,由于自然硫矿床的形成与烃类密切相关的理论得到进一步证实,国外对油硫兼探继续给于重视,并取得成效。例如,美国墨西哥湾北部有大量蒸发盐建造,盐丘构造发育,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同时在该区发现特大型自然硫矿床。

3)磷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1998年世界磷矿储量120×108t,储量基础350×108t,世界磷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很不均匀。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查明有磷矿资源,但90%集中在摩洛哥、美国、原苏联(主要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中国、沙特阿拉伯。中国及其周边国家毗邻地区是世界第三大磷矿资源集中区。

70年代后期以来实施了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156项“磷块岩”,该项计划在①国际磷酸盐资源数据库;②元古宙和寒武纪磷块岩;③白垩纪-始新世磷块岩;④年轻成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在1991~1995年后续了IGCP第325项“古地理与磷块岩和有关自生矿物的相关关系”研究,该项目的目的是查明磷酸盐成因及其有关成矿区的古地理特征,查明有利于磷酸盐矿床形成的条件,并解释白垩、燧石、石油、海绿石和磷酸盐源岩层位上的相互关系。

世界磷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①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②岩浆成因磷灰石矿床;③变质成因磷灰石矿床;④与鸟粪堆积有成因联系的鸟粪磷块岩矿床(主要产在一些大洋岛屿上),它们可统称为磷酸盐岩(Phosphate rock)矿床。其中,不论从地质意义上,还是从经济意义上讲,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都最为重要。据估计世界磷酸盐岩90%以上的资源量和约80%的产量来自这一类型,岩浆型磷灰石矿床次之,其它类型仅占资源量和产量的1%。

中国磷矿资源总量丰富,以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类型最为重要。约占已探明储量的85%,岩浆岩型(包括变质岩型)磷矿床占14.6%,其它类型仅占0.4%左右。磷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等南方5省可利用磷矿储量占全国的74.7%。北方地区只占21.9%,矿床规模小,磷肥严重短缺。故必须重视中国北方磷矿地质找矿。加强北方与南方以及邻国的含磷区地质对比,选择成磷条件较好的已知含磷区作为磷块岩的重点研究和勘查靶区,如河南(辛集)、安徽(凤台)、山西(中条山)地区、西北中天山(科古尔琴)、塔里木地块北侧(柯坪)等地区。同时,应以上升洋流成岩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磷块岩成矿理论为指导,以岩相古地理分析为基础的方法在北方寻找磷块岩。此外,要重视在已知碱性岩区带寻找规模大、品位富的岩浆成因磷灰石矿床。还应该重视对已有磷矿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

4)钾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1998年世界钾盐储量84×108t(K2O,下同)储量基础170×108t,资源总量约2500×108t,世界钾盐的保证程度是非常高的,是大宗矿产中储量保证年限最高的一种矿产。世界钾盐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具有工业意义的钾盐矿床仅分布在十几个国家中,其中,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的钾盐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占世界的93%和81%,东南亚钾盐资源比较丰富,但主要是光卤石,其资源量估计为100×108t。

通过对大型含钾盐盆地及钾盐矿床形成的地质标志(包括大地构造和古地理背景、成钾时代、含钾盐沉积剖面、岩盐分布、钾盐矿石成分、沉积环境等)进行系统分析、对比和归纳,总结其形成特点和规律如下:①含钾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它们通常位于地壳上长期坳陷的地台活动带-台向斜、各种坳陷、凹陷等。但是,各个地质时期具体的构造位置是多种多样的。②在成矿时代上,已知钾盐矿床形成于自寒武纪以来(除奥陶纪外)的所有地质年代中,但有一半以上矿床形成于中晚泥盆世、二叠纪和第三纪。③含钾建造根据其与顶底板非盐类围岩的位置关系分成不同类型。④矿床类型主要有氯化物型和氯化物-硫酸盐型,极少数矿床为单一硫酸盐型。85%以上的钾盐矿床储量属于氯化物型。⑤大多数钾盐矿床,特别是大型-特大型钾盐矿床下伏岩盐(主要为石盐)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韵律层数少。其分布范围和厚度与岩盐成正比。⑥80%含钾盆地含有油气层。⑦氯化物型钾盐矿体通常为层状,硫酸盐型钾盐矿体有层状和透镜状。⑧钾盐层通常产在含钾建造剖面的中上部。⑨在大多数含钾盆地中,钾盐层通常只占盐层面积的5%~10%。⑩含钾建造中分布最广泛的含钾岩石依次为光卤石岩、钾石盐-光卤石岩和含光卤石的钾石盐岩。(11)许多含钾建造中含有岩浆侵入岩、喷出岩及其分解产物。(12)许多含钾盆地中发育同沉积构造,含钾建造与盐下层同沉积构造运动密切。?绝大多数钾盐矿床形成于海相环境。

综观钾盐矿床勘查发现史,吴智慧注意到其发现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①在寻找和开采其他矿产或地质施工时“偶尔”发现,如世界上最早的德国施塔斯富特钾盐矿床是在开采石盐时发现的,中国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是在采坑的老硐中发现的。②在勘查石油天然气时发现的,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含钾盆地和钾盐矿床是这样发现的,也是发现含钾盆地和钾盐矿床的主要途径。这里有偶尔发现的,有的是有目的分析石油钻井岩屑和钻孔冲洗液样而分析的。③根据水化学研究发现,分析地下水或卤水中钾溴含量及溴氯系数变化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找钾方法。④通过科学预测以及有目的的研究和勘查而发现的,如俄罗斯涅帕钾盐矿床。从以上可见,钾盐矿床的发现与油气勘探密切相关。这不仅仅因为钾盐矿床经常与油气共生,而更重要的是油气勘探能提供对钾盐勘查非常丰富的有用资料。

世界钾盐资源虽丰富,但中国钾盐资源却不足,农田施用肥中氮、磷、钾比例长期失调。已探明的钾盐资源不多,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现代盐湖型)和云南兰坪-思茅盆地(古代固体钾盐)。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对钾盐找矿应注意:①钾盐找矿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近期内可继续对柴达木、罗布泊等地的富钾卤水开展地质找矿和综合开发的调查研究;对古代钾盐可结合国土大调查和在区域地质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不断提高对我国钾盐成矿远景预测的认识。②油盐兼探是钾盐勘查的重要途径,钾盐不仅与油气密切共生,而且在勘查上前者对后者有很大的依赖性,油气勘查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地质资料对发现和圈定钾盐矿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塔里木和陕甘宁盆地等可作为重点油盐兼探区。③在我国近邻或其他钾盐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通过调查评估,择优投资开发,为国内提供稳定供应的钾资源。④总结和整理世界及中国的钾盐地质资料和找钾的经验,积极发展钾盐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开拓符合中国地质特点的钾盐地质工作。

5)硼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1998年世界硼矿石储量1.7×108t,储量基础4.7×108t。世界硼矿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绝大部分分布在美国、土耳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世界硼矿床的类型按其工业意义可依次分为:①火山-沉积型;②盐湖沉积型;③变质再造型;④夕卡岩型;⑤海相卤素型;⑥天然水溶液型;⑦火山喷发型(郑绵平1987,姜春潮1994),其中较为重要的有:

(1)火山-沉积型矿床。此类矿床大多数产于大陆主动边缘及碰撞带火山带中,是世界硼资源的最重要类型,占世界硼矿总储量的大部分,土耳其和美国所开采的硼矿床均为此类型。其特点是规模大、品位高、成矿时代较晚。所有已知火山-沉积型硼酸盐矿床都位于太平洋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火山带范围内,火山沉积硼矿床按含硼岩系又可分为火山岩-粘土型(如美国克拉默硼矿床)和碳酸盐岩-粘土型(如土耳其的基尔卡、埃梅特和比加迪矿床)两个类型。

(2)盐湖沉积型矿床。通常见于新生代干旱-半干旱内陆区。深部水和火山喷气可能是大陆湖盆硼的主要来源和生盐盆地卤水富硼的来源,而地表水和地下水可能是硼的次要来源。有不少矿床在干盐湖内有含硼和含锂的卤水与固态硼酸盐同时存在,说明存在过渡型矿床,如智利的阿塔卡马干盐湖。盐类型硼矿床产于阿根廷、美国、中国、印度、伊朗和秘鲁等国。

(3)变质再造型矿床。主要产于元古宇沉积变质区。由于热变质和区域变质使原来沉积的硼矿床发生变质,而形成新的硼矿聚集体。中国辽宁和吉林后仙峪等地硼镁石-遂安石矿床和辽宁翁泉沟硼镁石-硼镁铁矿床均属该类型代表性矿床,其规模较大。矿石B2O3品位,前者10%~15%;后者5%~10%。

(4)夕卡岩型矿床。硼的工业富集在钙夕卡岩和镁夕卡岩中,如原苏联滨海地区的达尔涅戈尔斯克矿床即属钙夕卡岩型。镁夕卡岩型硼矿床多属大、中型。原苏联、罗马尼亚、中国、朝鲜、美国、意大利、法国均产有镁夕卡岩型硼矿床。

从新构造概念出发,世界绝大多数火山-沉积型和钙夕卡岩型硼矿床分布于两大全球性构造褶皱带,即环太平洋褶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这是大陆主动边缘,而镁夕卡岩型硼矿床则产于克拉通地区,有的亦见于其他显生宙褶皱区。盐类型硼矿床赋存于大型的大陆坳陷。

6)萤石

1998年世界萤石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2×108t和3.7×108t,查明的萤石资源约为4×108t,磷块岩中可回收萤石资源量约为3.3×108t。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生产萤石,中国是最大生产国,约160×104t,占世界总产量的30%~35%,此外较重要的有原苏联、蒙古、墨西哥、南非等国占35%~40%。

萤石矿床遍布世界各洲,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其次为非洲和北美洲。萤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很广,从岩浆作用到外生作用的各种地质条件下均可形成。已发现的萤石工业矿床产于碳酸盐岩、伟晶岩、溶液沉积、夕卡岩及其他产物之中,而以热液矿床最为重要。杨越从经济角度划分出7种重要的萤石矿床类型:①火山岩、变质岩和沉积岩裂缝中的脉状萤石矿床。以这种形式赋存的萤石在世界上到处可见。如西班牙北部的奥索尔矿床,意大利北部的托尔戈拉矿床,英国和美国均有著名的萤石大矿脉矿床。②碳酸盐岩中的层状、似层状及席状交代矿床。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南部罗克地区,墨西哥科阿韦拉州的北部地区和南非德兰士瓦奥托斯胡普地区等均有此类层状交代萤石矿床。③碳酸盐岩与酸性火山岩的接触交代萤石矿床。这种矿床在世界上很常见,如墨西哥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和阿瓜恰勒、里奥贝而德地区以开采这种交代萤石矿床而闻名。④剪切带和角砾带中的网状和充填萤石矿床。南非德兰士瓦省的布法罗萤石矿床属此类型,萤石矿呈细网脉状产于布什维尔德杂岩体的花岗岩岩床中。美国西部有许多矿脉呈网状,氟化钙的含量低。⑤碳酸岩和碱性杂岩体边缘部分的萤石矿床。该类矿床萤石品级较低,通常达不到经济要求,但纳米比亚的奥科鲁斯萤石矿床例外。⑥原生矿床风化的残积矿床。这是冶金级萤石的重要来源。在西班牙的阿斯图里阿斯地区和泰国,大量开采这种强烈风化的萤石矿床。⑦富含萤石的脉状铅锌矿床。世界上许多地方的脉状铅锌矿床中含有较多量的萤石,且呈脉石矿物产出,开采时可从尾矿或废弃的矸石中作为副产品回收。如墨西哥的帕拉尔地区的铅锌矿山。除以上7种矿床之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类型有时也具有工业价值,如在印度和南非发现有碳酸岩-碱性岩中呈浸染状产出的萤石矿床;美国犹他州、内华达州和蒙大拿州等地发现有充填在火山角砾岩和伟晶岩中的萤石矿床;意大利南部卡斯特尔-朱利亚诺地区的湖相沉积萤石矿床等。上述矿床以碳酸盐岩中的层状、似层状交代型矿床为主,其次是火山岩、变质岩、沉积岩中受构造断裂控制的充填型脉状矿床和构造破碎带中的网膜状萤石矿床。

7)重晶石

世界重晶石资源丰富,据199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重晶石探明储量1.5×108t,储量基础4.8×108t,资源量约有20×108t。其分布很广,遍及各大洲,主要分布在中国、哈萨克斯坦、美国、印度、加拿大、摩洛哥、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晶石是在中低温溶液条件下和外生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无论是内生作用或是外生作用,钡的原始来源都是岩浆源。重晶石矿床有:

(1)溶液型矿床。这类矿床品位高,优质重晶石精矿主要来源于此类型矿床,这类矿床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晶石资源的主要来源。①脉状矿床重晶石品位高,但矿体规模一般不大。这类矿床的储量一般属小型,少数中型,个别属大型。原苏联高加索众多的脉状重晶石矿床是典型代表。此外,印度、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希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世界许多国家也有此类矿床。②层状溶液交代型矿床一般属大型或巨大型。如格鲁吉亚的阿普什连矿床,德国的加尔察西南重晶石矿床和法国中央地块的矿床也属此类型。

(2)层控型矿床。J.B.梅纳德等根据重晶石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地层与地球化学特征把层状重晶石矿床划分为2种类型:①“大陆边缘型”重晶石矿床,如美国阿肯色州沃希托山脉的凡西希尔、张伯伦克里克矿床以及内华达州中部的东诺森伯兰坎宁矿床和中国湖南省的新晃矿床;②“克拉通裂谷型”重晶石矿床,这种矿床常伴生具重要意义的铅锌矿化,例如德国的麦根和拉默尔斯贝格矿床和加拿大的塞卢因矿床;③残积重晶石矿床,此类矿床形成于原生风化壳环境。易采易选是此类矿床的特点。残积矿床在美国分布广泛,是美国重晶石矿的重要来源,它们主要分布在密苏里州,宾夕法尼亚州至阿拉巴马州和阿巴拉契亚地区,田纳西州的斯韦特沃地区和佐治亚州的卡特斯维尔地区,占美国重晶石总储量近一半,占产量的60%。此外,原苏联南乌拉尔梅德韦捷夫矿床也是一典型的残积矿床,矿床规模大。

二、湖北绿色建筑介绍

说起湖北绿色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黄鹤楼、武当山古建筑群、八七会议会址等湖北标志性建筑。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1062公里。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湖北省因此又称“千湖之省”。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湖北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湖北绿色建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简介: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境内,“矿冶大峡谷”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观,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

2010年2月22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拥有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湖北省继三峡大坝之后第二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湖北绿色建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资源情况:

资源特点

1、东露天采场形成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

2、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

资源分类

矿物资源

该矿可生产7种矿石产品,可直接和间接回收铁、铜、硫、钴、金、银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湖北绿色建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建筑景点:

矿冶大峡谷

矿冶大峡谷最大垂直高达444米,东西长2.2公里,宽900米,截面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采坑。

矿业博览园

矿业博览园向游人展示矿业发展的历程,园内陈列了不同类型的10多台采矿、运输设备,其中有苏制爬犁机、美国50B重型矿用汽车和日本大功率铲运机等。

矿山博物馆

博物馆内设矿物陈列、古代开采、伟人视察等八大系列,陈列实物483件、图片635幅和10余万字文史、文字资料,是中国第一座铁矿山博物馆。

石海大绿洲

从1958年起,大冶铁矿累计排放废石3.539亿吨,占地300万平方米。为再造绿色家园,矿山人用18年时间在废石场上种出了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的刺槐,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

湖北绿色建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建筑历史:

公元226年,孙权在铁山大兴炉冶锻造刀具,拉开了大冶铁矿辉煌的开采史。1781年来,大冶铁矿“锻造”了全国任何矿山都无法比拟的“十个第一”: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亚洲最大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主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工业先驱张之洞创办洋务企业唯一保留下来、仍在正常运作的一家;开国领袖毛泽东视察过的唯一一座铁矿山;中国第一支大型地质勘探队——429地质勘探队在这里成立,中国第一批女地质队员在这里诞生;中国最早聘请外国专家运用地质科学勘探发现的一家大型铜铁矿床;1923年1月,大冶铁矿矿工举行的下陆大罢工是中国第一次以胜利结束的大罢工,为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提供了组织经验;见证侵华日军疯狂掠夺中国矿产资源的第一家铁矿山;经过多年开采,东露天采场形成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建成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硬岩绿化复垦基地。近两年来,大冶铁矿全力推进“日出东方、矿冶峡谷、矿业博览、井下探幽、天坑飞索、石海绿洲、灵山古刹、雉山烟雨、九龙洞天、激情滑草”等十大景观建设。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三、废弃物有什么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可怎么进行回收和利用呢

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及处理研究

2005-6-6

[搜索关键字:]电子废弃物处理研究

中研网讯:

一、北京市电子废弃物的现状及回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

主要包括各种使用后废弃的电脑、通信设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子电器产品。

电子废弃物的数量。2003年北京市电子废弃物数量为301.5万台,电子废弃物重量约为10万吨。目前,电子废弃物台数年平均增长率为4.4%,重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9%。另外,1996年之后,城镇居民电子电器产品的购买量到达一个高峰时期。1996-2002年间,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和电脑的购买量共约658.5万台,今后十年内这些产品也将面临报废,电子废弃物问题会更显突出。

电子废弃物的危害。电子废弃物中的含氟物质会直接破坏大气臭氧层,所含的铅、铬、镉、汞等金属对人体内许多系统特别是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都有危害。

电子废弃物的价值。电子废弃物从资源回收角度看,潜在价值较高。丹麦技术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1吨随意搜集的电子板卡中含有大约272.16公斤塑料、129.73公斤铜、0.45公斤黄金、40.82公斤铁、29.48公斤铅、19.96公斤镍、9.98公斤锑。如果能回收利用,仅0.45公斤黄金价值就能达到6000美元,因此,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回收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上存在真空。电子废弃物从废弃、回收到处理各个环节都没有管理法规,也没有明确监管部门及职责。二是处理技术水平低下。处理方式仅仅作为获利的手段,处理过程中随意放空氟利昂、倾倒压缩机油,焚烧聚氨酯保温材料,造成了环境污染。三是二手电子电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没有保障。每年大约有80%的电子废弃物经修理后进入二手市场,二手电子电器产品均没有经过质量和安全检测就进入了销售领域。四是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环境意识不高。大部分生产商还没有从源头设计中充分考虑日后回收利用的要求。生产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还没有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视为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二、国外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的经验总结

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在电子废弃物立法、实施、工艺技术水平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立法是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的保障;生产者责任制是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公众意识的提高是开展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前提条件;处理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原则和目标

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统一规划、全过程控制原则;产业化原则。

近期目标:到2006年,通过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法规,初步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机制,在重点区域建设电子废弃物综合处理示范工程项目,使电子废弃物无序回收拆解,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象得到控制。

具体指标:电子废弃物回收率达到50%;零部件利用率和材料再生利用率达到65%。

中期目标:到2010年,逐步完善配套法规和标准,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建设管理信息网络,初步建立起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体系,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基本实现产业化,实现对电子废弃物从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理处置全过程的控制。电子废弃物回收率达到70%;零部件利用率和材料再生利用率达到75%。

远期目标:到2020年,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建成覆盖全市区域的回收网络和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处理处置基地,形成运行高效的回收处理循环经济型产业,使电子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高。电子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零部件利用率和材料再生利用率达到90%。

四、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处理重点项目发展策略

处理厂布局:建议在北京的东北部、东南部、西北部、西南部地区建设电子废弃物处理厂。东北部地区可选择建设在顺义区或平谷区的工业园区内,东南部地区可选择建设在通州区国家环保产业园区或大兴工业开发区内,西北部地区可选择建设在门头沟区的工业园区内,西南部地区可选择建设在房山区的工业园区内。考虑到各区县回收的电子废弃物需要贮存到一定的数量后集中运往处理厂,因此,每个区县可设1-3个电子废弃物转运站。

处理规模:北京市电子废弃物综合处理重点项目的建设可以考虑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近期):到2006年,建成1个电子废弃物综合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处理总规模为125万台(如包括手机则为207万台),年处理量为4万吨左右。处理厂位置可选择建设在北京东南部的通州区国家环保产业园区内或大兴区工业开发区内。

第二阶段(中期):到2010年,再建1~2个电子废弃物专业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64万台,处理量为5万吨。届时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处理总规模达到290万台,处理总量达到9万吨左右。处理厂位置可选择建设在北京东北部的顺义区或平谷区的工业园区内。

第三阶段(远期):到2020年,再建成1~2个专业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85万台,处理量为5万吨。届时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处理总规模达到470万台,处理总量达到14万吨左右。处理厂位置可选择建设在北京西北部的门头沟区或西南部的房山区的工业园区内。

在第一阶段,北京市宜先建立一个综合处理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可考虑同时建设处理不同种类废电器的处理线。

第二、三阶段,根据不同种类废电器的处理特点建设以处理电冰箱、空调器和洗衣机等为主的专业处理厂和以处理电视机、电脑、手机等为主的专业处理厂。

对于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由于其中氟利昂的去除要达到无害化,需要较大投入,因此,北京市只需建立一个聚氨酯保温材料集中处理厂即可。

五、对策及措施

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一是制定《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二是制定《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资格认定办法》。三是制定经济鼓励政策,政府部门应给予回收处理企业鼓励、扶植等经济政策。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技术研究以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

构建完善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一是建立回收网络体系。二是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保障回收处理体系有效运行。生产者延伸责任体系由政府部门、制造商、进口商、销售商、消费者、回收企业、处理厂和无害化处置公司构成,各自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生产者责任机构(PRO机构)主要作用是参与制定相关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制定具体操作规程;协调联系有关企业、协会;向政府部门反馈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相关信息;组织开展技术方面的研究等。

建立信息网络平台,提高管理水平。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全面反映电子废弃物的收集、加工、回收、掩埋、成本花费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基础。

湖北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现状对策

--------------------------------------------------------------------------------

2004-12-20 15:14: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废弃物正在以几何级数急剧增长。据统计,2003年我国的包装废弃物总量就达1500万吨,若以经济增长率同步增长计算,未来10年全国包装废弃物的总量将达到1.5亿吨,仅占地面积将达6万公顷。包装产品在方便人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包装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不断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在提升生活质量和保持社会需求的条件下,有效地减少、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遏制污染,正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湖北省包装废弃物的现状及危害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湖北省包装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集科研、设计、生产、教育、管理于一体的新型工业体系,逐步发展成为该省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产业。据统计, 2003年,湖北全省包装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60多亿元,占当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6.4%;实现利税22.5亿元,占当年工业利税总额的1.98%。其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在全省近40个行业中位居第8和第12位。但是,由于受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湖北省在包装材料与环境的有机融合方面、在生态化循环的再生研究与实施方面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也一直停留在较低层次,绝大多数包装废弃物没有达到环境保护所要求的安全、无毒、无害处置。

一、塑料废弃物与日俱增,“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据调查,在该省城市垃圾中,目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垃圾与包装废弃物有关,塑料包装废弃物又是产生包装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它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

1、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医药类包装,如各种塑料包装袋、包装盒、饮料瓶、洗涤剂瓶、塑料油桶等;

2、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塑料大棚、农地膜、农药瓶以及建筑工地上废弃的水泥编织袋、捆扎带等;

3、被城市居民淘汰的废旧家电包装及缓冲填充材料;

4、医疗用塑料针管、输液管、血浆袋等医用废弃包装物。

而在所有的城市生活垃圾中,真正量大面广、反映最为强烈的无疑是各种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餐盒。据消费部门反映,目前湖北省城市居民每天人均消耗塑料袋3个以上。它包括各种超市购物袋、牛奶袋、豆浆袋、方便面袋、蔬菜、食品保鲜袋等。通过对武汉市武商集团、徐东平价、家乐福洪山广场3个大型超市调查,一天的购物袋使用量就近100万个。其次,最常见的塑料废弃物便是EPS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

近年来,虽然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但由于种种原因,市场上的EPS发泡塑料餐盒却屡禁不止,在某些地方仍然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次,包装废弃物的第三大来源是各种饮料瓶。以武汉市大、中、小学生200万人计算,每年人均消费各种饮料50瓶,全市一年就有1亿个聚酯瓶的废弃物产生,全省每年饮料市场的实际用量将超过10亿瓶。

二、对生态和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和“白色污染”的产生,其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这除了显而易见的影响市容、有碍观瞻、常给人带来不良的视觉危害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塑料包装物自然降解至少需要20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将其堆积存放,不仅会占用大量耕地,还会给鼠类、蚊蝇和细菌提供繁殖场所,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即使将其焚烧处理,如果技术不当,也会产生大量氯离子、二恶英等有害气体。

三、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损失巨大。据环保部门统计,湖北省每年因包装废弃物污染环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多亿元,而因包装废弃物可以利用但未得到充分回收利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价值每年都高达100亿元之多。在该省生产或销售的包装产品中,每年就有70%左右的包装物是在一次性使用后即被随意抛弃。如果按照2003年我省包装生产总量来计算,全省就有80多万吨的包装废弃物产生,平均每人约12公斤。为了消除“白色污染”,该省在回收利用和综合治理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收效不大,除了废旧包装纸、易拉罐、啤酒瓶和部分聚酯瓶外,其余大量的玻璃瓶、EPS发泡材料和废旧塑料包装品几乎无人问津。

四、固体废弃物的管理逐步改善。一是近年湖北省各级政府逐步加大投入,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2年的48.75%提高到2003年的54.2%,今年可望达到60%。二是管理不断加强、保障措施逐步落实,垃圾焚烧发电、利用废塑料生产新型包装材料等已初见成效。三是开发塑料降解产品--将包装废弃塑料制品的自行降解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难度较大、效果不尽理想,目前还没有满足市场竞争需要的产品。

包装废弃物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

一、立法滞后,力度单薄。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防治“白色污染”和包装废弃物的法律文件。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虽然有关固体废物的规定也适用于“白色污染”的防治,但由于固体废物的种类及外延十分宽泛,而且在《法律责任》一章中也没有任何一个条款明确规定要对造成“白色污染”的行为及后果实施制裁,因而缺乏对“白色污染”防治的针对性。又如,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其重点是对生活垃圾进行规范,尽管“白色垃圾”属于生活垃圾的一部分,但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白色垃圾”的防治。因为前者重在“处理”,而后者应当重在“回收利用”。此外,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有关包装的全国性法规,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立法上尚属空白。

二、执法上重“罚”轻“管”。在治理“白色污染”和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方面,在执法上也存在着大误区:一是只注重经济罚款,而缺乏对造成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法律追究。二是只注重末端治理,而忽略了对包装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监管。三是执法主体不明确。在治理“白色污染”和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方面,目前我省执法主体不明确,到底是环保、环卫部门主管,还是资源综合部门,从而形成了“谁都管,谁都不管”尴尬局面。

三、清洁生产“促”而不“进”。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既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一种能够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策略。然而,在我省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政府管理层,还是在企业经营层乃至大众消费层次都还存在着诸多障碍,《清洁生产促进法》也存在着执法主体不明、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形成“促”而不“进”的局面。

发展湖北绿色包装产业的基本思路

湖北绿色包装产业要适应中部崛起的战略,走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从产品设计到原料选用、从生产制造到市场流通、从居民消费到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始终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从包装发展的初级阶段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从而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按照这一原则,发展湖北省绿色包装产业的总体思路是:

第一,坚持包装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发展我省绿色包装产业,就必须以“循环经济”的思路来统揽全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与一般污染物有所不同的是,包装废弃物是在生产、销售、使用和流通等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的。因此,要减少和避免包装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从生产设计、原材料选用、产品流通、售后服务以及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控制,全面衡量,使其真正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三,推进清洁生产,反对过度包装。目前,湖北包装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多数企业未能从根本上摆脱粗放经营方式,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原材料消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等。包装企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在实用包装、多功能包装、多次循环包装上狠下功夫,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包装物的使用量,抵制一切过度包装和包装费用大于商品价值等各种“反客为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第四,坚持节能降耗,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现阶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是依靠清洁生产的技术和工艺来实现,即源头削减、生产过程控制和回收利用。其中:源头削减包括改进包装产品设计、采用无毒无害原材料、使用清洁的或者再生的能源、运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等;生产过程控制包括改进生产流程、调整生产布局、改善管理、加强监测、减少跑、冒、滴、漏、防止物料和能量损耗等;回收利用包括厂内回收利用和厂外回收利用等等。

第五,坚持法律调控,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绿色包装的概念,是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道绿色“壁垒”。因此,要发展湖北省绿色包装产业,就必须对绿色包装和环境保护进行必要的法律调控。要运用法律的手段,通过制定地方性行政法规(如《湖北省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等形式来消除推行绿色包装和清洁生产中的障碍,规范、引导并保障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谁开发准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具体规定生产经营者包括消费者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对凡是被列入强制性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要依法进行回收;对不能自觉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单位要采取交纳回收处理费的办法,用来补偿那些从事回收利用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六,坚持宣传引导,努力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是推进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举措之一,要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利用率,就必须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宣传教育手段,不断增强人们的自觉参与意识,增加包装材料的使用次数,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减少包装废弃物及其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湖北省发展绿色包装产业的主要措施建议是:

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促进包装与环保的协调有序发展,就必须针对我省实际,制定出既符合环保要求又有利于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促进我省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全面实施。

二、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包装科研成果,通过转让、嫁接等方式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调动社会科技力量努力攻克绿色包装材料的难关,争取开发一批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此外,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要进行分析论证。三是在技术改造过程中,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以及防治污染的综合利用措施,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污染的产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ISO14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个国际性管理系列标准。作为管理体系标准,它虽然不设置具体的量化测试指标,但是要求企业和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程序化、规范化,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清洁生产或污染预防,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提出环境目标。它标志着企业采用一系列组织管理措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水平,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显示企业良好的能力和经济实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实行政策倾斜。市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舞台,而供给与需求则是决定市场的主要因素,只有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包装、创造有效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绿色包装及环保市场的快速发育和完善。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对研制开发绿色包装产品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一是要从投资、信贷、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扶持;二是要在投资结构上积极引导资金向绿色包装产业倾斜;三是要建立有利于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支持绿色包装科研开发。

五、逐步建立限期淘汰和强制回收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EPS发泡材料、一次性塑料软管、非降解塑料袋等等)实行限期淘汰制度。要制定并发布限期淘汰的产品名录,使其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再生产、销售、进口、使用和转让。逐步建立制定强制回收制度,促进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六、加强组织领导。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范围较广,综合性强,需要由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部门来负责组织实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在管理体制上,要统筹兼顾,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强调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也强调其他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密切配合,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优势,为做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而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金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