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压浸出 搅拌浸出 数字孪生 湿法冶金 溶剂萃取
溶剂萃取 2024-09-30 18:30:41

废旧电池回收价格(泰国回收废旧电池电话)

一、废旧废旧国美电器集团的电池电池电话发展历程

■ 2009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2008年中国连锁百强,回收回收国美电器连续三年蝉联第一。价格

■ 2009年2月,泰国第六届“国美员工年会”在北京召开,废旧废旧大会主题为“传承转型信心跨越2009”。电池电池电话■ 2008年12月,回收回收睿富全球排行榜在美国发布“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价格国美电器2008年品牌价值达到550亿元。泰国

■ 2008年12月,废旧废旧国美集团在全国开展“国美高管进社区,电池电池电话诚久服务送万家”的回收回收“红袖套行动”。

■ 2008年12月,价格国美集团采购306亿元大单,泰国庆祝集团成立22周年,以低价优质的商品和诚久保障服务回馈广大消费者。

■ 2008年11月,济南国美、天津国美等纷纷向四川灾区再献爱心,积极捐赠“爱心棉被”,帮助受灾群众度过寒冬。

■ 2008年10月,《财富》中文版发布“2008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公布了25家全明星公司,国美电器连续三年跻身其中,并成为最受赞赏的中国家电零售企业。

■ 2008年10月,在亚洲零售出版社主办的“亚太五百大零售企业”评选中,国美电器荣获“2008亚太五百大零售企业前十强——金奖”和“2008亚太五百大零售企业硬货零售商前十强”。

■ 2008年10月,国美电器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232万元,建设新长城阳光操场,解决贫困偏远地区基本体育设施缺乏问题。

■ 2008年10月,“品牌中国总评榜”揭晓,国美电器连续两年荣获“品牌中国金谱奖——家电连锁零售行业冠军品牌”和“品牌中国华谱奖——中国年度25大典范品牌”两项殊荣。

■ 2008年9月,国美电器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8年亚洲50家最佳表现公司,成为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 2008年9月,国美电器首次入围福布斯杂志亚太上市公司50强。

■ 2008年5月,国美电器及员工累计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6000万元现金和物资,在抗震救灾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2008年5月,国美电器及员工向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项目捐赠150万元,帮助贫困偏远地区建立医疗救助站。

■ 2008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07年连锁百强经营业绩,国美电器位列第一。

■ 2008年3月,第五届“国美员工年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向服务要竞争力”。

■ 2008年3月,国美电器控股三联商社。

■ 2008年2月,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冰雪灾害,北京国美、广州国美等分公司立即行动,捐赠棉被、食品和水,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 2008年1月,在人民网主办的2007中国家电创新论坛暨中国家电行业十大创新人物、十大创新产品颁奖典礼上,陈晓总裁荣获中国家电行业十大创新人物奖。

■ 2008年1月,第六届中国IT风云榜年度评选活动中,国美电器被评为“2007年十大IT风云企业”。

■ 2008年1月,成都永乐联合15大厂家,成立“废旧家电处理联盟”,积极为社会环保事业做贡献。■ 2007年12月,在中国商业联合协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商品售后评价活动”种,国美电器荣获“全国售后服务十佳单位”和“全国售后服务特殊贡献单位”称号。

■ 2007年12月,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授予黄光裕主席“2007全球华商富豪500强”荣誉称号。

■ 2007年12月,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授予国美“2007全球华商企业500强”荣誉称号。

■ 2007年12月,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490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

■ 2007年12月,精品购物指南授予黄光裕主席“2007北京地产领军人物”。

■ 2007年12月,国美全面托管大中电器。

■ 2007年11月,在人民日报、消费日报、中国质量信用网主办的2007年度“中国质量放心企业(品牌)”消费者投票调查大型公益活动中,“国美电器品牌GOME”品牌被授予“2007年度(第三届)消费者信赖的中国十大家电连锁质量品牌”。

■ 2007年11月,亚洲零售杂志发布第三届亚太零售500强十大零售商榜单,国美荣获“亚太零售500强最佳零售商奖”和“亚太零售500强金奖”,位列中国零售商第一名。

■ 2007年11月,国美成立通讯业务公司,手机业务独立运营。

■ 2007年10月,中国消费者报社授予国美“售后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 2007年9月,国美与微软实现合作,联合推广预装正版Windows系统的电脑,在全社会倡导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2007年9月,国美与戴尔实现排他性合作,成为中国地区唯一零售渠道。

■ 2007年9月,国美推出9日“满意退货”、19日“价格保障”、39日“退货保障”、99日“换货保障”的诚久保障服务,该服务标准比国家三包标准最高提高6倍,并成为领先世界的服务保障体系。

■ 2007年9月,第十四届“中国广告节”授予国美“2007中国诚信广告主长城奖”。

■ 2007年9月,《蒙代尔》杂志发布2007年“中国零售500强”榜单,国美荣登首位。

■ 2007年8月,中国质量万里行授予国美“全国服务质量无投诉(投诉解决)用户满意单位”荣誉证书。

■ 2007年8月,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办的首届中国品牌节,授予国美“中国零售行业年度十佳品牌”金谱奖,“中国年度25大典范品牌”华谱奖。

■ 2007年8月,国美当选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37位),并位列“中国私营企业第一名”。

■ 2007年7月,国美在全国开展“爱心点燃希望汗水闪耀青春”公益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暑期实习工作岗位和勤工俭学机会。

■ 2007年7月,电脑商报评选国美电器为“2007中国电脑商500强之零售商100强”。

■ 2007年6月-7月,武汉国美开展“夏季送清凉”公益活动,向武汉长江二桥工地建设者和全市340户特困家庭捐赠风扇、空调、冰箱等物资。

■ 2007年6月,国美组织城河南残障儿童在北京参加“爱心圆梦”活动,表达国美对残障儿童的关心和帮助,为社会奉献爱心。

■ 2007年6月,国美与永乐合并后最重要环节的ERP系统顺利对接,标志着国美与永乐的整合全面、胜利完成。

■ 2007年6月,国美与300余家供应商对接信息链,进一步化厂商的运营流程,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厂商共赢,推动整个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 2007年5月,国美启动助残公益活动,面向全国残疾人提供1040个工作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2007年5月,国美成功建成拥有500个席位的全国家电零售业最大的呼叫中心。

■ 2007年4月,国美在天津实施废电池回收,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 2007年4月,国美与海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金额高达100亿元,创中国家电史上规模最大的厂商一次性合作项目。

■ 2007年4月,第四届“国美全球家电论坛”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为“厂商携手,创新家电生活品质。”

■ 2007年3月12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首批评选的300多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国美电器成为唯一入选的家电零售品牌。

■ 2007年3月,商务部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发布了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业绩,国美以年销售额869.3亿元位列第一,成为中国连锁业领头羊。

■ 2007年3月,第四届“国美员工年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客户第一,服务终端”。

■ 2007年3月,《中国品牌价值研究中心》对外公布了“推动中国企业品牌化进程的50位风云人物”榜单,黄光裕主席荣膺“品牌领袖风云奖”。

■ 2007年2月,黄光裕主席携手贝尔斯登银行启动私募基金。

■ 2007年2月,黄光裕主席荣获安永中国零售业企业家奖。

■ 2007年2月,国美与微软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国美成微软VISTA系统国内家电连锁第一销售合作伙伴。

■ 2007年1月,西部主流媒体3C联盟评选国美为“2006年最值得信赖的家电连锁卖场”。

■ 2007年1月,国美与永乐正式合并。同时集团发布5年发展纲要,并提出“七个第一,一个领先”:规模行业第一、盈利能力第一、区域市场份额第一、单店经营质量及坪效第一、顾客满意度第一、管理工具的先进性行业第一、物流体系的配套能力第一;店铺形态及数量领先于对手。

■ 2007年1月,国美成立20周年。■ 2006年12月,中国消费电子年会组委会授予国美电器、永乐家电两大卖场820多家门店“最具竞争力品牌、最值得购买产品独家主题展示卖场”。

■ 2006年12月,国美上榜《财富》与Hay(合益)集团合作推出的“十大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2006年12月,《中国企业家》“2006(第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2006年度25位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同时揭晓,黄光裕主席位列该奖项第四名。黄光裕主席连续三年荣膺该奖项。

■ 2006年12月,《新营销》杂志和中国营销领袖年会组委会联合授予国美“中国营销2006年度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 2006年11月,国美永乐举行合并庆典。黄光裕先生任合并后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晓先生任集团总裁。

■ 2006年10月,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情系学子,寄望未来”的公益救助活动中,国美把其会员无偿捐赠积分购买的70台电脑送到北京贫困学生手中。

■ 2006年9月,黄光裕主席当选“2006年亚太主席风云榜十大上榜人物”。

■ 2006年9月,国美位居亚洲品牌500强第132位,是中国唯一入围前200名的家电零售商。

■ 2006年9月,国美推出家电延保服务。

■ 2006年8月,国美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推出牡丹国美信用卡,在会员制服务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 2006年8月,国美位列《福布斯》中国顶杰企业第八位。

■ 2006年8月,国美获“2006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奖”和“新上榜最佳雇主奖”。

■ 2006年8月,国美当选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53名)。

■ 2006年7月,黄光裕主席荣获“中国行业零售业企业领袖奖”。

■ 2006年7月,国美向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捐资人民币500万元,作为奖学助学基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品学兼优的星河奖获得者,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 2006年7月,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与永乐(中国)电器有限公司宣布启动合并。

■ 2006年6月,世界品牌实验室(WBL)颁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国美以品牌价值301.25亿元成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家电零售第一品牌。

■ 2006年6月,黄光裕主席被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评为“2006中国诚信企业家十大新闻人物”。

■ 2006年5月,黄光裕主席荣获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100位有影响力人物奖”。

■ 2006年5月,国美与英特尔实现战略合作,表明国美在IT渠道的影响力正在增强。

■ 2006年5月,由当代经理人杂志社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等主办的“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授予黄光裕主席“2006创业中国改革功勋奖”。

■ 2006年4月,在巴西举办的“世界企业家大会”上,黄光裕主席荣获“世界青年企业家大奖”。

■ 2006年4月,第三届“国美全球家电论坛”召开,会议主题为“家电大国到家电强国”。

■ 2006年3月,在《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组织的“2005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年度评选”活动中,国美荣获“2005中国消费电子十大领先企业”,黄光裕主席荣获“2005中国消费电子十大年度人物”。

■ 2006年2月,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及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共同组织的“2005年度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评选”活动中,黄光裕主席被评为“北京市商业年度人物”。

■ 2006年2月,美国基金公司华平投资集团投资国美,国美成功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

■ 2006年2月,国美宣布正式进军澳门市场。

■ 2006年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2005年全国连锁企业经营业绩,国美以年销售额498.4亿元位列第二,蝉联中国家电零售业第一。

■ 2006年2月,第三届“国美员工年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超越自我,绝对第一”。

■ 2006年2月,“影响中国2005传媒盛典”活动评选国美为最佳媒体形象品牌。

■ 2006年1月,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介国美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诚信服务满意单位。

■ 2006年1月,黄光裕主席被首届华商领袖年会组委会授予“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荣誉称号。

■ 2006年1月,黄光裕主席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世界杰出华商大会组委会、搜狐网联合授予为“2005华商影响力100强”。■ 2005年12月,在由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晨报、阳光卫视、新浪网等多家媒体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影响力”评选活动,黄光裕主席被评为“影响百姓生活的十大经济人物”。

■ 2005年12月,在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黄光裕主席入选由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

■ 2005年12月,黄光裕主席在中国品牌领袖年会上被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评为“2005年中国最佳品牌领袖”。

■ 2005年12月,黄光裕主席被北京青年报、凤凰卫视、《英才》杂志、新浪网联合评为“十位聚人气企业家”。

■ 2005年12月,国美成功收购江苏金太阳家电品牌及全部网络。

■ 2005年11月,国美收购武汉中商家电品牌及所有网络。

■ 2005年11月,国美入选“全国打假网3?15防伪查询系统”重点保护品牌。

■ 2005年10月,国美在全国实行会员制。

■ 2005年10月,《互联网周刊》杂志授予国美网站“2005中国商业网站100强”称号。

■ 2005年10月,“2005胡润百富榜”发布,黄光裕主席以140亿元蝉联中国首富。

■ 2005年9月,国美与永乐首度联合现金采购,从竞争走向竞合,此举被称为国美永乐创新经营的重大突破。

■ 2005年8月,由世界权威品牌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颁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国美以品牌价值67.75亿元成为当时最具品牌价值的中国家电连锁业第一品牌。

■ 2005年8月,国美与中国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携手,全面推广分期付款消费方式。

■ 2005年8月,国美收购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品牌及全部网络。

■ 2005年8月,国美率先在上海回收废旧家电,引导全行业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 2005年8月,国美当选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企业500强”。

■ 2005年7月,在青岛召开的200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揭晓“2005中国消费电子最具影响力零售商”评选结果,国美位列第一。

■ 2005年7月,南京国美成功开业,为国美全面完成国内一级市场网络布局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 2005年6月,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中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2005中国电子商务体验周”活动中,国美网站荣获“最佳售后服务体验网站”。

■ 2005年6月,为使在印度洋海啸中失去亲人的孤儿重新体味家庭的温暖,国美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单位发起“风雨过后见彩虹――印度洋海啸孤儿阳光中国行”活动,邀请12名泰国印度洋海啸孤儿来到北京,并到普通市民家庭中体验北京市民生活,让孩子们再次感受亲情带来的温馨和欢乐。

■ 2005年6月,黄光裕主席当选为中国工商理事会副理事长。

■ 2005年6月,国美向在洪灾中遇难的黑龙江省市宁安市长安小学的学生家庭捐献110万元现金,用于灾后重建。

■ 2005年6月,《南方人物周刊》评选黄光裕主席为“十大青年领袖”。

■ 2005年5月,中国红十字总会特别授予国美电器“印度洋海啸救援特别贡献奖”。

■ 2005年5月,中国红十字会根据黄光裕主席长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特聘请黄光裕主席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理事。

■ 2005年5月,在中国社会调查所、世界华商会、中国名牌协会、中国百业社会调查活动组委会联合组织的“中国文化推动力”评选活动中,经网上投票和专家综合评定,国美报、国美文摘、国美网站分别获得“中国优秀企业内刊文化推动力奖”。

■ 2005年5月,摩根式丹利资本国际(MSCI)公布了新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11家中国企业名单,国美作为唯一一家零售企业入选。

■ 2005年5月,“第六届MBA发展论坛”组织的评选黄光裕主席为“中国MBA眼中十大最具战略思维的企业家”。

■ 2005年4月,国美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电器品牌及全部网络。

■ 2005年4月,国美荣膺“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特别贡献奖”,成为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 2005年3月,胡润与百度网站联合推出《2004百富人气榜》和《2004财富品牌影响力报告》,黄光裕主席被百度8400万网民推举为“百富人气榜首位”,国美则位居“品牌影响力企业第二位”。

■ 2005年3月,第二届“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为“共荣WTO”。会上,国美与众厂家共同签署了《全球消费电子产业上海宣言》。

■ 2005年2月,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评定国美为诚信经营示范单位。

■ 2005年2月,国美建立大区管理制,实现国美各分公司在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整合,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 2005年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04年全国连锁企业经营业绩,国美以年销售额238.8亿元位列第二,蝉联中国家电零售业第一。

■ 2005年2月,第二届“国美员工年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拓疆域,行天下”。会议对长期奉献、为公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 2005年1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搜狐网站评选黄光裕主席为“2004年新民企领袖”。

■ 2005年1月,中国商业联合会等20多家机构授予黄光裕主席为“2004中国商业年度人物”。

■ 2005年1月,国美发起“让世界充满爱”援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孤儿活动,并率先捐资1000万元,成为当时第一个帮助受灾国进行灾后重建的中国企业。■ 2004年12月,在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阳光卫视等媒体联合主办的“TOP:2004北京影响力”评选活动中,国美当选为“最具影响力企业”。

■ 2004年12月,国美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为“2004年度守信企业”。

■ 2004年12月,《中国电子报》与新浪网联合评选国美为“20年中国信息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

■ 2004年11月,在“2004年中国品牌战略高峰论坛”组织的“未来5-10年中国最具有潜力成为国际企业家”评选活动中,黄光裕主席荣获“未来国际企业家之星”称号。

■ 2004年11月,“2004中国企业发展安全高峰论坛”揭晓“中国最具生命力企业百强”,国美荣登第四位。

■ 2004年10月,《互联网周刊》杂志授予国美网站“2004中国商业网站100强”称号。

■ 2004年10月,“2004胡润百富榜”推出,黄光裕主席以105亿元成为中国首富。

■ 2004年,在“亚太零售500强”评选活动中,国美入选亚太零售前十名,并获中国地区零售银奖。

■ 2004年9月,国美与中国电磁兼容认证中心共同组建国美实验室,成为国内首家能够自主进行进货检验的家电零售商。

■ 2004年9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中国家电网联合授予国美“2004(冷冻)年度空调器钻石经销商”荣誉称号。

■ 2004年9月,《销售与市场》杂志评选国美为“影响中国营销进程十大企业(1994-2004)”。

■ 2004年8月,国美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评选为“中国企业500强”。

■ 2004年8月,国美被中标认证中心评为“中国节能、节水、环保认证产品指定经销商”。

■ 2004年6月,国美电器有限公司(HK.0493)在香港上市。

■ 2004年3月,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定国美为2004年度重质量、讲信誉示范单位。

■ 2004年2月,国美启动“彩虹服务”,并与海尔、海信、科龙、新科等知名家电制造企业结成服务联盟。

■ 2004年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03年我国连锁企业经营业绩,国美以年销售额177.92亿元位居第三,在中国家电零售业中位居第一。

■ 2004年2月,第一届“国美员工年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团结努力,共创国美大业”。

■ 2004年2月,第一届“国美全球合作战略高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主题为“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由国美倡导的厂商之间建立“战略协同、合作致胜、共存共荣”的战略联盟观点到了众多家电制造企业的广泛认同。■ 2003年11月,国美在香港的第一家门店——旺角商城成功开业,标志着国美在实施国际化战略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国美也由此成为中国家电零售领域走向海外的第一商家。

■ 2003年11月,国美在河北开业,至此国美全国直营门店数量突破100家。

■ 2003年10月,国美在全国发出取消返券“白皮书”,业界反响强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此事给予了较高评价。

■ 2003年9月,国美被信息产业部评为“全国手机十大卖场”。

■ 2003年5月,国美向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捐赠总价值约 40余万元的电器。

■ 2003年3月,国美推出“诚信经营年”活动,在北京消费者协会设立“消费者维权保证金”,“先行赔付”首站在北京开始实施。

■ 2003年2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2002年中国连锁经营企业排名结果,国美以年销售额108.96亿元位居第四名,在中国家电零售企业中位居第一。■ 2002年7月,国美主办的“中国手机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率先在传统家电品类中引入手机,奠定了国美在手机零售市场的领先地位。

■ 2002年6月,国美出资60万元资助北京十渡中学,同时还捐赠了一批价值 3万多元的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支持山区的教育事业。■ 2001年11月,国美推出“不满意就退换”、“神秘顾客在行动”、“投诉有奖”、“异地购物”等一系列创新意义的服务措施,为营建“百年国美”走出坚实的一步。

■ 2001年5月,国美在全国范围内有13家连锁店同期开业,标志着国美电器进入“全国连锁网络”建设的高峰期。

■ 2001年3月,国美获中国消费者协会“诚信单位”称号。■ 2000年12月,国美对《经营管理手册》进行了修订,长达330页的手册将国内外先进连锁企业成功经验与自身实践经验相结合,创造出国美特有的经营模式,并成为国美的根本大法。

■ 2000年11月,“国美模式”高层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贸易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机构官员及国内众多知名学者为国美把脉开方,研讨国美未来发展之路。

■ 2000年7月,针对当时彩电峰会的限价,国美代表家电流通业率先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成功击垮不合理的限价联盟。■ 1999年12月,国美进军上海,实现了京、津、沪连锁的构架。

■ 1999年7月,国美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遭到当地十大商家的强烈抵制,反倒使国美的知名度极大提高,被业界称之为“国美现象”。

■ 1999年,国美率先推出80公里免费送货、免抬服务、开通800免费咨询电话、厂商联保等服务措施,突出家电专业化服务特色,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评为“售后服务信的过单位”。

1998年

■ 1998年,国美出台《国美经营管理手册》,建立了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范本,为走向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6年

■ 1996年,以长虹为首的国产家电崛起,国美由先前单纯经营进口家电商品转向经营国产、合资品牌家电商品。

1992年

■ 1992年,国美在北京将所有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形成中国最早的连锁雏形。

1991年

■ 1991年,国美率先创新在《北京晚报》刊登中缝报价广告,走出了坐店经营的传统模式,被誉为中缝大王。

1990年

■ 1990年,国美创新供销模式,脱离中间商,与上游厂家实施直供模式。

1987年

■ 1987年1月1日,黄光裕主席在北京创立国美电器。

二、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及处理办法

电池中有重金属,都是毒,随便放污染土地,河水

每什么好的处理办法只能集中处理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那么,废电池怎样处理才科学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废电池处理问题,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

废电池里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生导师聂永丰教授,带领课题组专门对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做过研究。他介绍说,近年来关于废旧电池给环境带来危害的报道的确很多,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报道未向读者或观众说明支持其结论的科研内容,没有向读者介绍其分析推理过程,也没有列举因干电池造成污染的实际案例,只有“污染严重”的结论。

废电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什么样的机理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国内外有无废干电池引起严重污染的案例,发达国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带着疑问,课题组作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与一些新闻报道相去甚远,这些报道确有不切合实际和偏激之处。

聂教授介绍说,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用量最大、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下面所说的电池均指普通干电池。

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报道笼统地说,电池含有汞、镉、铅、砷等物质,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群众日常使用的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

废电池中的汞没有对环境构成威胁

汞的挥发温度低,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矿开采、提炼、含汞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密闭措施不够完备,释放到空气中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

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剂,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我国电池行业全年的用汞量,大体上与一个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炼金,或高汞铅锌矿采选的企业年排放废水中的含汞量相当。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比前述一个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况且电池使用了不锈钢或碳钢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废电池分散丢弃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危害。日本的水俣病是化工企业几十年向一条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废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渐累积造成的。

含汞电池正在被无汞电池代替

当然,含汞废电池毕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哪怕是轻微的)。因此,在1997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年达到无汞水平。

从实际进展来看,国内电池制造业基本按照《规定》要求在逐步削减电池汞含量。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基本已达到低汞标准(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其中约有20亿只达到无汞标准(汞含量低于电池重量的0.001%)。

聂教授最后强调,截至目前国内外均无废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科研资料,有关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说法的确缺乏科学根据,对群众造成了误导。

废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如果按某些报道呼吁的那样,在我国建造一个专业的、能够批量处理废电池的工厂,是否可行呢?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固体处彭德富工程师介绍说,建设一个废电池回收处理厂,需要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还要每年至少回收4000多吨废旧电池,工厂才能运转起来。而实际上要回收这样大数量的废电池十分困难。以首都北京为例,在大力宣传和鼓励下,3年才回收了200多吨。在环保模范城杭州市,废电池的回收率也只有10%。据了解,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两家可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工厂,现在也因吃不饱经常处于停产状态。这不得不让我们慎重考虑投资建回收厂的问题。

彭德富还介绍说,处理这些集中存放废电池的另一个办法是按照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集中填埋或存放,但是这样处理一吨需要三四千元的费用,又面临着费用无着落的问题。据了解,四川省有一家小企业打着“环保”的旗号,动用小学生在周六周日帮他们把收集的废电池用锤子敲开,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电池外壳当废铁卖,而将残渣随意抛弃。废电池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很重要的一点是电池包了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把废电池外面的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砸开了,里面所含的汞极易渗出,结果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必须严格禁止。

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后发优势和制约因素

在我国走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当中,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环境恶化的情况在中国初露端倪,在某些地区情况已相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危害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家有关部门也适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要求各地政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摆脱目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道路。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我国有那些可利用的优势,制约因素又有那些呢?

相比欧美这些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来讲,我国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具有后发优势。所谓的后发优势就是我们可以依靠引进和模仿先进技术来快速实现技术的升级。这种模式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已被证明行之有效,我国目前也在进行当中。后发优势不仅仅在经济领域适用,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同样的有效。当然,具体的细节又有所不同,可以分为四条列举如下: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将会产生的环境问题已在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国中反复出现,其产生的原因,导致的问题,解决的措施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相当成熟。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已经充当了“实验厂”,我们无须再走同样的弯路。比如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1943年7月首次出现,1950年才发现污染的元凶是臭氧,到70年代初才找到有力的措施使臭氧浓度开始下降①。对于先行者而言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但对于后来者却可以直接拿来应用了,甚至可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避免类似情况的重演。

(二)发达国家控制和治理污染的技术已较为成熟,中国可以直接引进和模仿这些技术,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进行工业化,不必重复工业化国家早期那种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的景象。比如我国在冶金、化工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时,无论是引进成套设备还是自行开发,在清洁生产方面和欧美工业化早期时的技术水准已不可同日而语。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来取代传统的生产、工作模式,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好机会。不仅可以实现快速缩小技术差距,而且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消耗较少的能源、材料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跨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欧美国家为保护环境已经制订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环境质量标准,我国可以参照他们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环境保护法律。需要强调的是,欧美的这些法律是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应对因为市场失灵而导致的环境问题而制订的。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依靠法律而不是行政手段来规范经济运行,减少环境代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我国已经制订一系列的旨在保护环境的法律,比如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颁布《环境躁声污染防治法》,以及1984年颁布,1996年修改的《水污染保护法》,2002年颁布《环境影响评价法》,还有关于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各项法律及与其配套的环境标准等,应该讲已经比较全面了。但是随着经济制度的转轨,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立法工作更加科学,这些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制订的法律、标准也会逐步地得到修订、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随着中国快速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中国在各个方面愈来愈受到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影响,环境问题也毫不例外。特别是我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的环境标准已经不能仅仅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必然要受到国外的影响,或者说是压力。如果说前面谈到的几点是我们主动进行的话,这一条则是被动的,但它同样可以促使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比如中国向日本出口的蔬菜,向欧盟出口的蜂蜜都因为对方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而受到拒绝。国内生产者为了出口只有遵守对方的标准,这种被迫采用的生产方式也会为我国的食品生产提供一种模式,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帮助。另外,对外交往的扩大也推动了环境保护的进行。例如北京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针对北京环境问题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制定一系列的治理污染的措施:从城区迁出污染严重的企业;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建立污水处理厂;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污染等②。奥运会的申办显然在客观上促进了北京环境的改善。

但是,尽管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并不说明中国必然地能够避免环境恶化的问题。因为每个国家的工业化有先有后,每个后来者都可借鉴先行者的经验,但是却几乎都遇到了环境问题。比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后来居上的发达国家,以善于学习和借鉴著称,二战后在日本就出现了水俣病、骨痛病、米糠油事件等环境事故。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也没能摆脱被严重污染的命运,花费了巨额资金治理,水质至今还没有根本好转。墨西哥、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墨西哥城和曼谷都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这里面既有因为政策措施的不力,也有各自实际的困难,有制约的因素。就中国来讲,有其它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又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所要求的先进技术和落后的社会现实的矛盾。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这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成为现实。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却很难实现。

清洁生产所要求的设备往往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这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所无法满足的。我国目前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私营经济大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员工的文化素质较低、熟练工的数量少。要么是无力引进先进的设备,要么是引进设备后没有人会操作,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国营企业的技术、资金条件相对较好,发展时间也较长,但是多数也处于粗放、落后的阶段。以前曾寄予厚望的外企,只是将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地和销售产品的市场,采用的多为在国外淘汰和转移的工艺,在保护环境方面并不令人满意。

循环经济要求社会经济活动以“减量、再用、循环”(3R)为行为的准则,不仅需要技术的先进,而且对于管理、法规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们的发展水平和这些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比如废旧电池的回收是一件意义重大,代价并不高的事情,在国内的推广却不如人意。说明环境保护不仅仅有技术的制约,还受到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二)沉重的环境压力和大量的适龄人口需要就业的矛盾。我国目前就业压力非常突出,尤其是农村具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从大多数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都要转移到城市。

农村人口转向城市从环保角度来看将会减少对于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的破坏,同时城市化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因为城市中大量集中的人口使得土地、交通及公用设施的利用效率很高,如果说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的话,城市也具有这种规模效益,它的规模越大,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越高,越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但是这种规模效益的发挥也要求有完备的配套措施,如方便的交通,清洁的饮用水,能够对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等,而这些正是一个落后地区所缺乏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的背后,是大量失业的城市贫民,生存条件恶劣的居民区,这种环境状况不仅损害人民健康,而且对于社会的稳定也构成威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户口制度的逐步宽松,城市化的速度将会加快,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在我国已逐步成为现实。在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水的问题。我国是世界少有的人均水量不足的国家,尤其是华北、西北地区。但是,很多城市并没有污水处理厂,尤其是中小城市。有的城市虽然建有污水处理厂,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投用,形同虚设。因此,水短缺和水污染这两个问题的共同作用,使缺水的地区雪上加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这就使依靠城市化来解决就业的途径面临瓶颈约束。

(三)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我国现阶段工业化进程的矛盾。和已开始走向重化工业时代,能源和原材料的增长速度要等于甚至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使得中国的环境在今后二十年左右将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和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这些行业对于环境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中国在实现经济翻两番的同时能源消费只增加了一倍。尽管这样,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们快速改善居住条件的关系,2003年全国耗费了16亿吨的煤,3亿吨铁矿石,2.46亿吨钢材,1178万吨氧化铝,8.5亿吨水泥。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31%,30%,27%,25%和40%,这些比例已经超过了中国人口在世界中的比重,并且这些数字还在快速的增长。由于消费量的增长,污染物的排放也快速增长,2003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中二氧化硫增长了12%,烟尘增长了5%,粉尘增长了8%③。当然,随着技术的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达到一个峰值后将会开始减少,但是这个过程将需要较长的时间,代价会很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也是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的比重过高,一直在70%上下。和石油、天然气相比,无论是开采、运输还是消费阶段,煤的污染都要大的多。但是,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不足,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现阶段更无法取代煤的地位。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还处于起步阶段,核能只是有限度的开发。伴随着重工业化的到来,我国的环境将因为能源结构的原因面临更大的压力。

(四)增长的粮食需求和耕地的超负荷的矛盾。粮食问题一直是政府的头等大事,我国改革的第一阶段就是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膳食结构的调整,人均消耗的粮食还会继续增长下去。但是,我国极为有限的耕地面积,加上因为工业和城市发展将要占用的土地,使得我们提供粮食的增长潜力有限。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郎(Lester Brown)的《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一文曾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是我们目前的粮食自给率是以巨大的环境代价换来的:湖泊缩小、湿地消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退化。适度的进口粮食,减少国内土地压力,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便布朗教授的预言不会出现,国际市场能提供足够的粮食,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国外市场。

>因此,在人们的粮食需求增长,工业、城市、道路等的发展又将使可耕地的面积进一步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合适的进口比例,在实现粮食战略安全的同时,使国内的环境减少压力,避免再出现毁林开荒,保证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是一项需要智慧和远见的课题。

(五)日益自由的经济政策和政府的有效监管的矛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因相应法律、政策不能及时转变以及监管部门的腐败导致企业缺少有效监管而出现环境污染。

经济学家将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称为市场失灵,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配置资源时,对于那些不需要花费金钱,却同样非常宝贵的公共资源如空气、水等无法进行有效配置。企业在不受到监管的时候,它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要损害公共资源,使整个社会为这些企业付出代价。

这时,就需要依靠法律手段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家的法律意识比较淡漠,尽管制定关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法规,但其作用较为有限。这里面既有政府部门为了解决就业和财政收入问题,对于某些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姑息纵容的地方保护主义;也有部分企业不遵从环保法规,偷偷摸摸地私排乱放;更有企业和监管部门的部分人员勾结,为了一己之私利,置人民长远利益而不顾,使法律无法收到实效。

虽然在上面只列出了五条影响环境的因素,但是环境的状况是社会、经济、政策、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也是互相影响的。我们所追求的是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如果在取得物质财富的同时过度损害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本末倒置了。2003年末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和2004年初四川沱江的污染事故,从历史上看都是非常严重的。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明了工业的发展总要带来副产品的,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

我国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保护环境,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这是一个充满远见的举措。如果这个远大目标能够实现,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因为它不仅会使中国人受益,也将惠及全世界。但是,从提出目标到成为现实,需要环境保护部门的专家、学者的劳动,以及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我们既要明白自己的优势,更要明白制约的因素,只有我们拥有比别人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睿智的目光,进行更加艰辛的探索和奋斗,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这个目标

一.对环境的危害.

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电池中所含少量的重金属如汞、铅、镉等会在地表层积蓄,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如果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将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重金属在电池中的存在大多是集中在一种或几种电池中,如汞主要存在于干电池中;铅主要存在于铅酸蓄电池中;而镉主要存在于镍镉电池中。实际上,所谓废旧电池污染主要是指这几种电池。

汞及其化合物,特别是有机汞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较快的生物富集放大速率和较长的脑器官生物半衰期。电池报废后若处理不当,当其废弃在自然界里,汞就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在下雨之后进入地下水,再通过农作物进入食物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变成甲基汞,聚积在鱼类等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的水后,会发生汞中毒,慢性汞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轻度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急躁、易怒、好哭等,重度中毒时发生明显的性格改变、情感障碍、智力减退。

铅是铅蓄电池生产的主要原料。人的呼吸道是吸收铅的主要途径,进入呼吸道的铅约有25%—30%被吸收。人体内不需要铅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每天摄取的有机铅和无机铅约(0.3~0.4)mg,正常时铅的排泄量为每日(0.6~1.0)mg,在一般情况下,铅并不引起中毒现象。但在含铅量较高的环境中,人体吸收的铅量超过排泄量时,很容易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现象。铅进入人体后,转入骨髓中并沉积为不溶性的磷酸三铅,然后再转化为磷酸氢铅,进而自骨中流入血液中,引起神经、血液、内脏器官等综合性病变,即发生中毒症状。此外,铅还可能通过母体胎盘造成对胎儿的毒害作用。据对新生儿致畸调查结果显示,受铅污染区域新生儿致畸率高于未受铅污染区域。美国研究认为,人体血铅浓度增加,对健康程度的严重不利影响也相应增加。

镉为人体不需要元素,人体中的镉是出生后从外环境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取而蓄积的。镉是一种毒性很强、对环境危害性很大的污染物质。镉会使骨质疏松,造成骨骼变形、骨痛,并引起肝和肾受损等严重后果。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肺气肿、骨质改变与贫血。镉会干扰含锌酶的作用,成为起高血压的原因。怎样来控制废旧电池的污染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减少以至替代有害物质在电池中的存在。碱性电池低汞、无汞化工艺;用镍氢电池、锂电池替代镍镉电池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二种是通过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和无害化处置,保证废旧电池中有害物质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处理。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情况来看,解决普通废旧电池污染的主要措施,应是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的工艺、产品。电池制造企业要逐步降低电池中汞的含量,从源头上解决废旧电池的污染问题。据介绍,我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这些电池已经全部达到低汞标准,其中约有20亿只已经达到无汞标准。北京科技大学及有关科研单位经20多年研究攻关,研制出国内首创的废旧电池"物理分选--化学处理"新工艺。这种方法不同于国外的火法处理,它采用湿法工艺流程,能充分对废旧干电池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了废旧干电池的利用率。

二.处理方法

1.废电池的回收与处理

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有1400多家,至1999年,电池产量已达150亿节,我国约有3.66亿家庭,每年大约需要电池近44亿节。

与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废电池回收率极低,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96%为锌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锰、汞、锌、铬等金属,废电池无论埋在地下还是露置在大气中,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日积月累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废电池污染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2、废电池的再利用

废电池说废其实也不废,其中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属,而有色金属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对于废电池最有价值的处理方法是再生利用,提取其中的有用资源,变废为宝,据环保专家介绍,在废电池中95%的物质可以被回收利用,尤其是重金属回收价值很高,在废电池中每回收1000g金属,其中就有82g汞、88g镉,100Kg废铅蓄电池可回收50-60Kg铅,100Kg含镉废电池可回收20Kg左右的金属镉,这对面临资源日益减少的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相对来说,国外发达国家对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比我国重视的多,许多国家不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设有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箱,瑞士有两家专门加工利用废电池的工厂,与其比起来,我国自愧不如。

现在,比较有用的处理废电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热处理,湿处理和真空处理,这三种方法都能比较有效的回收利用废电池中的宝贵资源,我国则一般用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理废电池,这些方法不仅不能回收废电池中的宝贵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值得提倡。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放置废电池回收桶;

2、定期专人上门收购;

3、电池分类(普通电池、纽扣电池);

4、市内库房分类储存;

5、集中保管,等待国内废电池回收技术出台;

6、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加快废电池回收及技术的开发。

7、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三、废电池对动、植物的危害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那么,废电池怎样处理才科学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废电池处理问题,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

废电池里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生导师聂永丰教授,带领课题组专门对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做过研究。他介绍说,近年来关于废旧电池给环境带来危害的报道的确很多,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报道未向读者或观众说明支持其结论的科研内容,没有向读者介绍其分析推理过程,也没有列举因干电池造成污染的实际案例,只有“污染严重”的结论。

废电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什么样的机理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国内外有无废干电池引起严重污染的案例,发达国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带着疑问,课题组作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与一些新闻报道相去甚远,这些报道确有不切合实际和偏激之处。

聂教授介绍说,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用量最大、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下面所说的电池均指普通干电池。

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报道笼统地说,电池含有汞、镉、铅、砷等物质,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群众日常使用的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

废电池中的汞没有对环境构成威胁

汞的挥发温度低,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矿开采、提炼、含汞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密闭措施不够完备,释放到空气中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

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剂,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我国电池行业全年的用汞量,大体上与一个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炼金,或高汞铅锌矿采选的企业年排放废水中的含汞量相当。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比前述一个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况且电池使用了不锈钢或碳钢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废电池分散丢弃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危害。日本的水俣病是化工企业几十年向一条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废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渐累积造成的。

含汞电池正在被无汞电池代替

当然,含汞废电池毕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哪怕是轻微的)。因此,在1997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年达到无汞水平。

从实际进展来看,国内电池制造业基本按照《规定》要求在逐步削减电池汞含量。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基本已达到低汞标准(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其中约有20亿只达到无汞标准(汞含量低于电池重量的0.001%)。

聂教授最后强调,截至目前国内外均无废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科研资料,有关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说法的确缺乏科学根据,对群众造成了误导。

废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如果按某些报道呼吁的那样,在我国建造一个专业的、能够批量处理废电池的工厂,是否可行呢?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固体处彭德富工程师介绍说,建设一个废电池回收处理厂,需要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还要每年至少回收4000多吨废旧电池,工厂才能运转起来。而实际上要回收这样大数量的废电池十分困难。以首都北京为例,在大力宣传和鼓励下,3年才回收了200多吨。在环保模范城杭州市,废电池的回收率也只有10%。据了解,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两家可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工厂,现在也因吃不饱经常处于停产状态。这不得不让我们慎重考虑投资建回收厂的问题。

彭德富还介绍说,处理这些集中存放废电池的另一个办法是按照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集中填埋或存放,但是这样处理一吨需要三四千元的费用,又面临着费用无着落的问题。据了解,四川省有一家小企业打着“环保”的旗号,动用小学生在周六周日帮他们把收集的废电池用锤子敲开,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电池外壳当废铁卖,而将残渣随意抛弃。废电池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很重要的一点是电池包了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把废电池外面的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砸开了,里面所含的汞极易渗出,结果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必须严格禁止。

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后发优势和制约因素

在我国走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当中,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环境恶化的情况在中国初露端倪,在某些地区情况已相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危害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家有关部门也适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要求各地政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摆脱目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道路。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我国有那些可利用的优势,制约因素又有那些呢?

相比欧美这些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来讲,我国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具有后发优势。所谓的后发优势就是我们可以依靠引进和模仿先进技术来快速实现技术的升级。这种模式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已被证明行之有效,我国目前也在进行当中。后发优势不仅仅在经济领域适用,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同样的有效。当然,具体的细节又有所不同,可以分为四条列举如下: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将会产生的环境问题已在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国中反复出现,其产生的原因,导致的问题,解决的措施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相当成熟。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已经充当了“实验厂”,我们无须再走同样的弯路。比如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1943年7月首次出现,1950年才发现污染的元凶是臭氧,到70年代初才找到有力的措施使臭氧浓度开始下降①。对于先行者而言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但对于后来者却可以直接拿来应用了,甚至可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避免类似情况的重演。

(二)发达国家控制和治理污染的技术已较为成熟,中国可以直接引进和模仿这些技术,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进行工业化,不必重复工业化国家早期那种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的景象。比如我国在冶金、化工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时,无论是引进成套设备还是自行开发,在清洁生产方面和欧美工业化早期时的技术水准已不可同日而语。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来取代传统的生产、工作模式,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好机会。不仅可以实现快速缩小技术差距,而且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消耗较少的能源、材料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跨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欧美国家为保护环境已经制订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环境质量标准,我国可以参照他们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环境保护法律。需要强调的是,欧美的这些法律是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应对因为市场失灵而导致的环境问题而制订的。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依靠法律而不是行政手段来规范经济运行,减少环境代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我国已经制订一系列的旨在保护环境的法律,比如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颁布《环境躁声污染防治法》,以及1984年颁布,1996年修改的《水污染保护法》,2002年颁布《环境影响评价法》,还有关于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各项法律及与其配套的环境标准等,应该讲已经比较全面了。但是随着经济制度的转轨,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立法工作更加科学,这些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制订的法律、标准也会逐步地得到修订、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随着中国快速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中国在各个方面愈来愈受到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影响,环境问题也毫不例外。特别是我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的环境标准已经不能仅仅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必然要受到国外的影响,或者说是压力。如果说前面谈到的几点是我们主动进行的话,这一条则是被动的,但它同样可以促使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比如中国向日本出口的蔬菜,向欧盟出口的蜂蜜都因为对方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而受到拒绝。国内生产者为了出口只有遵守对方的标准,这种被迫采用的生产方式也会为我国的食品生产提供一种模式,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帮助。另外,对外交往的扩大也推动了环境保护的进行。例如北京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针对北京环境问题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制定一系列的治理污染的措施:从城区迁出污染严重的企业;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建立污水处理厂;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污染等②。奥运会的申办显然在客观上促进了北京环境的改善。

但是,尽管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并不说明中国必然地能够避免环境恶化的问题。因为每个国家的工业化有先有后,每个后来者都可借鉴先行者的经验,但是却几乎都遇到了环境问题。比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后来居上的发达国家,以善于学习和借鉴著称,二战后在日本就出现了水俣病、骨痛病、米糠油事件等环境事故。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也没能摆脱被严重污染的命运,花费了巨额资金治理,水质至今还没有根本好转。墨西哥、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墨西哥城和曼谷都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这里面既有因为政策措施的不力,也有各自实际的困难,有制约的因素。就中国来讲,有其它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又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所要求的先进技术和落后的社会现实的矛盾。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这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成为现实。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却很难实现。

清洁生产所要求的设备往往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这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所无法满足的。我国目前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私营经济大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员工的文化素质较低、熟练工的数量少。要么是无力引进先进的设备,要么是引进设备后没有人会操作,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国营企业的技术、资金条件相对较好,发展时间也较长,但是多数也处于粗放、落后的阶段。以前曾寄予厚望的外企,只是将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地和销售产品的市场,采用的多为在国外淘汰和转移的工艺,在保护环境方面并不令人满意。

循环经济要求社会经济活动以“减量、再用、循环”(3R)为行为的准则,不仅需要技术的先进,而且对于管理、法规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们的发展水平和这些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比如废旧电池的回收是一件意义重大,代价并不高的事情,在国内的推广却不如人意。说明环境保护不仅仅有技术的制约,还受到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二)沉重的环境压力和大量的适龄人口需要就业的矛盾。我国目前就业压力非常突出,尤其是农村具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从大多数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都要转移到城市。

农村人口转向城市从环保角度来看将会减少对于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的破坏,同时城市化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因为城市中大量集中的人口使得土地、交通及公用设施的利用效率很高,如果说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的话,城市也具有这种规模效益,它的规模越大,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越高,越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但是这种规模效益的发挥也要求有完备的配套措施,如方便的交通,清洁的饮用水,能够对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等,而这些正是一个落后地区所缺乏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的背后,是大量失业的城市贫民,生存条件恶劣的居民区,这种环境状况不仅损害人民健康,而且对于社会的稳定也构成威胁。

参考资料:磨矿专家系统